您现在的位置:凤凰古城旅游网>>名人文化

沈从文故居陈列室详价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www.i7fh.com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6日

沈从文故居陈列室详价

   沈从文家世考
    沈从文祖居贵州省铜仁县白水乡下寨村,祖祖辈辈从事务
农耕作,为布衣之家。从清嘉庆六年(公元—八零一年),该地区
一连三年干旱,田禾大减收,山坡杂粮全部荒废无收,加上瘟疫
横行,边地偏僻落后,缺医少药,寨人饿死的不计其数,到处是饿
殍遍地,惨不忍睹。原本以小农经济为生的沈家,经不住如此沉
重的打击,眼看在下寨村实在无法过下去了,经过再三慎重考
虑,决心全家搬迁,到外地另谋生路。
    一八五O年,清道光三十年,在沈从文的曾祖父沈岐山的带
领下,全家由贵州省铜仁县白水乡下寨村,经凤凰县育才乡大坪
新场村、木桶井村,进入茨岩木林塘村,最后进人群乐乡的黄罗
寨村。黄罗寨村地势平坦,山清水秀,风景极为秀丽,全寨一百多
户人家,全都从事农耕劳动。此地土地肥沃,稻田大丘广阔,是个
农耕生活最理想的地方。沈从文的曾祖父沈岐山是个很能干的
老人,且又贤能好客,很有独到的见地。他看到此地环境十分美
好,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到这里落户安家。沈家原来略有积蓄,在
黄罗寨安家落户后,立即购买了几亩薄田荒地勤于耕种,沈岐山
年纪大了,不宜于耕田种地,专为大户人家看守山林多增加一些
收入,一家人倒也勉强可过,生活的和和睦睦。清道光丁酉年
(公元一八三七年),沈岐山的长子沈宏富出世。沈宏富从小秉
性刚烈,不安于务农,专喜习武交游。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国举
义,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年仅16岁的沈宏
富毅然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从黄罗寨徒步行程l70多里,到
乾州厅投军从戎,在参将邓绍良的部下,当了一名士卒,从此成
了“湘军”的一员。沈宏富聪明出众,作战十分勇猛,在“湘军”
无数青年将领中,素有小老虎之称。他与同乡田兴恕,友结同
心,并肩战斗,转战江南数省,大小战役数百余次,战战皆获胜,
所向披糜,成了常胜将军。因战功显赫,年仅25岁的沈宏富,官
署领贵州提督,成了清政府的封疆大吏,堂堂皇皇的一品大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八六一年,贵州省发生了
有名的“青岩教案”,贵州提督兼钦差巡抚大臣田兴恕,怒斩了
法国传教士文乃尔,激怒了慈喜太后,田兴恕被革职查办。沈宏
富因与此案有牵连,受到朝庭的怀疑。据《清实录》记载:穆宗
皇帝密令新任贵州巡抚张亮基据实查实。因张亮基人黔时曾得
沈宏富竭力迎护,故设法为沈开脱。但穆宗皇帝不愿听张亮基
的上奏实情,在给张亮基回复的圣旨写道:“沈宏富以统兵人
员,当以黔省军务吃紧,如何激励将士图振作。虽查无通贼殃民
实据,穷困不能约束兵勇,以致异议沸腾。本应从严惩办,始念
该提督打杖素称勇往,仍令带兵剿贼,以观后效。“穆宗皇帝的
圣洁,沈宏富看了之后心里十分恐惧,想到田兴恕一世功名,只
因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而斩杀了文乃尔,结果得到了严处
查办的下场,一世英名付之流水,前车之鉴,不得不防。沈宏富
感到前途莫测,宦海深奥难测,官场风雨多变,说不定那天灾难
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同样得到了田兴恕的下场,到时悔之晚
矣,不如趁早开溜,落得个清闲自在。沈宏富想到这里,早已心
灰意冷,无心做官,此地不是久留之地,遂借口枪伤复发,请求
皇上”恩准“告病还乡,穆宗看后,正合其意,立即复旨,准许宏
富辞官归田。
    清同治四年(公元一八六五年),沈宏富辞官回到黄罗寨
家乡,老父沈岐山早已病故,看着这穷乡僻壤的家园,十分伤
感,下决心要从黄罗寨搬走,迁到风景秀丽的镇竿古城居住。在
城南的南木坨买下毗邻的吴、杨两姓房屋,加以改造修建。住居
一年之后,沈宏富因相信迷信,认为此宅不利于人丁繁衍,对家
门很不吉利。于是,又于同治五年(公元—八六六年),自己亲自
宴地查堪,选定了道台衙门对面的中营街,重新修建了一座小巧
玲珑的四合院房屋,就是现在的沈从文故居。l902年l2月28
卧著名乡土作家文学巨匠沈从文,就诞生在这座房屋二进右侧
的正屋里。如今是房屋依旧,斯人远去,岁月也是如此无情。
    沈宏富住进新居仅两年,由于枪伤复发,久医未愈,于司治
八年(公于l869年)病故,年仅31岁。真是将星殒落,英年早
逝,天地草木也皆悲泣。沈宏富死后葬于镇竿城西郊的蓬水井,
墓碑正中醒目地刻着“皇清浩授振威将军云南昭通镇总镇才勇
巴图鲁沈公宏富之墓”。“才勇巴图鲁”是沈宏富率兵入黔之前
的官封赐号,可见宏富一直到死也没有承认清王朝加封给他的
带有权宜之计的提督官衔。刚直不阿的沈宏富真是一代名垂青
史的勇烈将领。
    沈宏富征战连年,鞍马劳顿,很少顾及家人妻室,英年早逝
后并未留下子嗣,丢下年青貌美的妻子张文绣独守空房。张氏夫
人念及丈夫一身辛劳,独自一人撒手西归,感慨异常。为了能有
一子相伴,继承丈夫留下的一份家业,便亲自作主为沈宏富在黄
罗寨乡间看管田产的弟弟沈宏芳娶了一位苗族姑娘为妻。这位
苗族姑娘可不负张夫人的的意愿,为沈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沈
宗泽,次子沈宗嗣过继给沈宏富做儿子,为沈宏富一脉传宗接
代。这位过继给沈宏富做儿子的沈宗嗣后来就是沈从文的亲生
父亲。沈从文报自己是苗族作家,就因为他的祖母是一位地地道
道的苗族姑娘,他的血管里流有苗族姑娘的血液。
    严重的民族岐视政策,给沈家带来了不幸,为了避嫌,苗族
姑娘被远嫁了他乡,沈宏芳在张夫人的撮合下,又续娶了刘家小
姐为妻,刘氏为沈家又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沈宗梁,次子沈宗颐,
三子沈宗基。他们就是沈从文的三叔、四叔、五叔。这时沈家真
是儿孙满堂,洪福齐天,在当地名声显赫,声名远播,实现了沈
宏富异地建宅繁衍子嗣的夙愿。沈从文的祖母张夫人早年寡
居,独守空房,忠孝节操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她信誓旦
旦,念念不忘丈夫光宗耀祖的遗嘱,总想沈家再出一名赫赫有
名的将军。亲自为儿子沈宗嗣延师授课,并请来一位武师为独
生子教习武艺。在沈老夫人的亲自督促劝慰下,清光绪十八年
(公元—八九二年)为沈宗嗣娶了当地贡生黄河清之女为妻。
三、四年以后,黄氏为沈家生了一男、一女,沈宗嗣也就成了沈
家的老爷。沈宗嗣闲赋在家,没有一官半职,沈老夫人十分着
急,决心要沈宗嗣混一个好的出生。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八
九八年),在其母张氏夫人的督促下,沈宗嗣赶赴天津总兵罗荣
光处充当了一员裨将,驻守在大沽口炮台。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一九00年)六月,清军与进逼大沽口炮台的八国联军激战,在
弹尽粮绝、外无援兵、四面被重重围困的情况下,大沽口炮台被
攻陷,罗荣光总兵一千将领壮烈殉国。沈宗嗣满身血迹十分悲
愤,只身逃离了天津,历经千辛万苦,返回到镇竿凤凰故乡,与
妻子儿子共享幸福,心灵的创伤得到了暂时的抚慰。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沈宗嗣虽然没有真正混得一官半职,
也没能够实现沈老夫人生前渴求的将军梦,但他审时度势,在
动荡不安的阶级漩窝里勇于挣扎解脱,终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
败无能,选择了自己应走的道路。沈宗嗣返乡的第二年,即一九
0 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黄氏夫人生下她的第三个儿子,取名
叫着沈岳焕(沈从文是他青年时期自己改的名子),幼年时,家
乡同事又叫他沈老三,这就是一代著名乡土作家文学巨匠沈从
文。
    沈宗嗣在家期间,慢慢地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他暗
地里跟留日的好友同盟会会员田星六、田应全等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并且在田星六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成了一名同
盟会会员。沈宗嗣从一名清朝封疆大吏的将门之后,成了一名反
清复汉兴国的革命志士,是个极大的转变,最后,背叛了自己的
阶级,走到革命道路上,真是可喜可贺。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五
日。,在同盟会首领田应全、张胜林、唐世钧的创导下,发起了辛亥
革命举义,攻打镇竿厅城,由于与城里义军没有取好联系,攻城
义军失败,牺牲了l70多名将士。十一月十一日,起义军再度攻
城,兵备道守备朱益浚眼看大势已去,被迫向义军投降。1912年
元旦,凤凰厅光复,建立了第一个民主革命政权。革命成功后,沈
宗嗣因与同盟会首领田应全不和,愤而离家出走。辗转奔波来到
北京,到了北京后,他与同乡的本土人阙祝明等人,在湘西驻北
京的酉西会馆,组织了一个铁血团,准备刺杀袁世凯。事情败露
后,阙祝明被处决,沈宗嗣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只身逃到了关外。
改名换姓,在赤峰、建平一带当了一名科长,暂时隐蔽下来,终于
逃过了这一劫难。
    沈宗嗣离家出走在外,家中苦了妻子黄氏夫人。好在黄氏夫
人十分能干,她拉扯三子三女艰难度日,卖掉了全部田产,并忍
痛割爱中断了沈从文的学业。一九一七年,在生活无着的情况
下,一位家住城里杨姓军官路过凤凰,黄氏夫人亲手把爱子沈岳
焕(即沈从文)交给了这位军官,以补充兵员的名义,随军开到
了辰州府。这一年沈从文仅仅只有14岁的年纪。1919年,沈从
文的母亲得知丈夫流落在关外,于是又果断地将中营街的老屋
卖给了同城的田家。卖房所得的银两悉数交给长子沈岳霖(即
沈云麓)前往关外寻父,然后举家搬迁芷江,投奔其兄生活。
1923年离家出走十二年的沈宗嗣终于回到湖南。在长沙湘西
守使田席昭处任军医正,黄氏夫人也携儿带女前往长沙汇聚,一
家人终于得以团聚。一九二七年,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在凤
凰厅办中医院,沈宗嗣闻讯后带着一家妻室儿女欣然返回故
里,在镇竿城朱家弄租房居住,在中医院为他人延医把脉,收入
比较丰厚,一家人不愁吃穿,过着小康之家的生活。这位奔波一
世穷困潦倒的将门之后,遂成了当地人民敬仰的一名良医。
1932年沈宗嗣病故于凤凰,享年66岁。十年之后,1942年,沈
宗嗣的妻子黄氏夫人患病去世。这位操劳一世贤德能干的女
人,为沈家的衰败与兴旺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她养育了一个好
儿子,沈从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也是凤凰人民的骄
傲。如果黄氏夫人地下有知,她也为有这样的一个儿子感到骄
傲和欣慰。
    黄氏夫人为沈家共生了九个儿女,早夭了四个,成活五个。
五个儿女中,沈从文排行第三,故小名叫作沈老三。黄氏夫人千
辛万苦把五个儿女拉扯大,除了沈从文成了著名乡土作家外,
其他四人也都有自己应得的生存环境,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
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沈从文的大姐沈岳鑫从小跟其母黄氏
夫人习文练字,书法颇有见长,在凤凰县城颇负盛名,成年后嫁
于田家,也算得了一个较好的归宿。沈从文的大哥沈岳霖,毕业
于凤凰书画学堂,擅长于书画艺术,特别写得一手好字,在凤凰
画坛书苑有较高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湖南省文物委
员会委员,对文物有较高研究,在家乡从事文物建设和文物收
藏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一九七0年病逝,沈从文的幼弟沈荃,
从小喜欢习武弄棒,16岁即考入了第二军官团。1938年在浙江
嘉善对日作战中荣立战功。l949年驻南京,出任国防部少将监
察官。同年11月在凤凰参加和平起义,经过推选,担任临时治
安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一九五二年在镇压历史反革命的浪潮
中,因历史的误会被错杀,一九八三年得到彻底平反,为其正了
名。对此,沈从文颇有感受,高度赞誉了人政府有错必纠的态
度。沈从文的九妹沈岳萌,也是闺中一枝独秀,早年毕业于青岛
大学,分配到沅陵中学任教,颇有自己的见地,教学很有创新,很
受同仁学生的赏识。后因个人的婚姻问题不遂意,长期郁郁寡
欢,以至染上了精神病,久治不愈而去世。真是天不作美,好人何
以得此下场。
    纵观沈氏家族近百年的变迁突异,既是一部兴亡衰败的家
庭史,同时也是一部变幻莫测的社会发展史。我们从中不仅得到
了沉重的教训,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从文故居变迁考
    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沈从文的曾祖父沈岐山从贵
州铜仁下寨搬迁到镇竿黄罗寨起,到一九八八年的历史中,沈家
前后六次搬迁,几易居住宅地,真是百年风雨,人世沧桑,世事变
幻无穷,令人痛惜,令人伤感,也更令人深深地追忆和思考。
    从黄罗寨到凤凰
    沈从文的祖父沈岐山是一个很会种田的农民,他勤劳能干,
生活节俭朴素,生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名叫沈宏富,二儿子名字
沈宏芳。原在铜仁下寨的沈家,其九世先祖沈思远,字春山,江西
瑞州人。明宣德丙午年(公元l426年),授命贵州铜仁府知县,
为官清廉颇受当地百姓敬仰。任期期满后,由于当时苗变频繁,
社会动荡不安,交通闭塞,路途阻隔无法回江西瑞州老家。沈思
远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携家眷定居在贵州铜仁县下寨村。沈思远
定居下寨村后,凭借十几年的官银积蓄,购买了下寨村的百分之
六十以上的田产山林。一时间沈家也成了下寨村殷实首户,真是
牛马成群,长工杂役佣妇数百人,显赫一时,名播黔省东南。天有
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沈家兴盛香火一直延续了四百余年,
到十七世纪沈光汉时,由于苗叛烽烟四起,战乱不堪,沈家也在
这场战乱中,家资耗尽,一贫如洗。清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
0年)沈氏兄弟各自分家立业,沈从文的曾祖父沈岐山携家带
口从铜仁下寨举家搬迁到凤凰厅黄罗寨中寨村定居下来,中寨
又叫岩板塘,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沈岐山初来乍到,人生地
不熟,没有一份簿田瘦土,只好靠为一家大户人守山护林养家
糊口。长子沈宏富靠为富人家看牛,一家人的生活也勉强可过。
    一八六五年,沈从文的祖父沈宏富辞去贵州提督的官职,
带着年青美貌的妻子张氏夫人回到了老家黄罗寨中寨村。期间
沈岐山却早已病故,无福享受儿子的官禄。沈宏富看到家中凋
零破败,在这荒野山乡根本不是生活理想之地,于是将部分田
产变卖,带着母亲离开了黄罗寨中寨村,搬到镇竿城南木坨居
住下来,从此,成了镇竿城里的一个重要人物。
  南木坨沈宅忆旧
  署领贵州提督的沈宏富,早已看清了官场的险恶。俗话说:
“不见老虎也看见脚印”。同乡田兴恕如此功高盖世,因“青岩
教案”杀了法国传教士文乃尔,被慈禧太后削去官职,充军新疆
蛮荒之地,落得如此惨烈下场。如果继续搞下去,不知那一日厄
运会降到自己的头上,不如趁早撒手,留得个清白正名。沈宏富
再一考虑之后,决心辞官不做,告病回乡。清同治三年(公元一
八六四年)十二月初,沈宏富告病还乡的奏折得到了穆宗皇帝
的“恩准”,他欣喜万分,连夜收拾细软及金银财宝,带着妻子
张氏夫人和几个家乡随从,日夜兼程地赶路。经过半个多月的
艰苦跋涉,终于顺利地回到了老家黄罗寨中寨村。沈宏富从l6
岁投军在外,戎马倥偬,征战多年,官至一品封疆大吏,过惯了
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告别了宣赫显达的官场,回到这满目荒
凉四壁皆空的穷乡僻壤,又怎住得下去呢!于是,决定离开这荒
甍的山乡,搬迁到离这里四十多里外的厅城镇竿镇去居住。他凭
借中人,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南门城外的南木坨买下了吴杨
两家的旧居宅,出了大批银两,把这两栋房屋进行全面维修和整
理,于一八六四年全家搬进了新宅居住。南木坨的居宅前后左右
其二十六间,倒也宽敞,但沈宏富的一家人口不多,住着这样两
闻宽敞的大屋实在显得太空了。因为这两间古老建筑房屋,年代
久远,深沉郁凉,显示出一种阴深恐怖的氛围,虽然重新装修了
一番,但阴沉之气却依旧浓重,沈宏富原本就不太喜欢这幢房
屋,但因刚从乡下进城,如果要重新修建,一来时间太仓促,二来
一时也买不到地皮,只好作燃眉之急,购买了这套房屋把家眷安
排下来再作打算。南木坨沈家地理位置确实不太理想,它前临护
坡河水,后靠栉此邻比的居住建筑群,既不舒展开阔,也不顺便
一畅通,密密匝匝拥挤不堪。特别是房屋前面那条日夜流淌的护城
河,日日夜夜流淌不尽,任你家财万贯也慢慢地被洗涤殆尽了。
住了一年后,张氏夫人也没有怀上自己的孩子,沈宏富认为是这
条护城河在作怪。于是心意已定,决定另择地方,再购屋基,重新
建造自己的新房。清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六年),沈宏富选定
道台衙门对面的中营街,买下一块地皮,立即请来木匠杂役人
等,不到半年功夫,修起了自己的新房,这就是现今仍然完好无.
缺的沈从文故居。据南木坨当地老人介绍宏富在卖南木坨房屋
时颇受了一番周折。想买此房的人说,沈宏富的官当得这么大,
如果买下这幢房屋,谁消受得起,因此前后活动了三四家人也没
人敢买下他的房子。沈宏富心里十分着急,最后在亲朋好友的撮
合下,卖给了乡邻印启祥。印启祥也是镇竿城内的豪门大户,家
里人丁兴旺正需要这样大屋。至今,印氏后代家族仍然居住在这
幢当年沈提督卖给他们的屋里。印氏子孙繁衍兴旺,当地百姓
说,可能是粘了沈宏富这个大官的光吧。
    中营街沈宅忆旧
    沈宏富卖掉了南木坨的旧宅,立即在中营街买下了一块地
皮,请来了工匠杂役,不到三个月功夫,就在中营街建起了自己
的新房。新房是平房砖木结构,分前后两进,前进面阔三间,通
长l0米,有过庭和左右两间房屋。左为会客室,右为全家烤火
取暖之处,并兼作餐厅,中问为四方天井,天井坪坝里放置一个
特大的防火太平缸。传说,沈从文幼年时,最喜欢爬太平缸。有
一次,他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爬上了太平缸,一不小心掉进了
太平缸里,要不是帮工家人发现的早,恐怕沈从文早就淹死在
太平缸里了,不过,他还是喝了几口臭水,从此后,他再也不敢
爬到太平缸上面走玩了。后进也是通阔三间,通长l2米,左为
沈宏富读书批文的地方,右为沈宏富和夫人的卧室,沈宏富特
别喜欢中营街的新房子。传说,他虽然辞官闲赋在家,但每天来
访客人络绎不绝,多为地方官绅和社会名流,但也有平民穷苦
百姓。不管地位出身如何,沈宏富都一一接见款待。特别是穷苦
百姓,沈宏富还康慨解囊相助。因此,他的人缘很好,当地百姓
都说他是一个大善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幸福美满田园式的生活并
不与这位征战一生的青年将领有缘,由于枪伤复发,这位彪悍
威猛的将军病倒了。从此,沈宏富一病不起,病势越来越严重,
一八六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这位英勇善战,威猛异常的清朝
封疆大吏,怀着深深地眷恋和对清王朝无限地怨恨离开了人
世。将星殒落,天地悲泣。沈宏富亲手建立的新屋,本想从此闲
赋居家,归隐涯迹,逸享天年。但皇天不佑,使这位年仅三十一
岁的青年将领早早离开人世。在这幢别具一格的新房子里,他
仅住了两年零七个月,这红尘纷乱的人世对他太不公平了。
    沈宏富病逝以后,昔日喧嚣一时的沈府,突然门庭冷落,那
那显贵官绅再也不登沈府,丢下了年青貌美的张氏夫人独守空
房,这真是人情如纸薄,交谊淡如水,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古今如
此。沈宏富英年早逝,并没有给沈家留下来一点遗脉,为了传接
沈家的烟火,继承沈家的大笔遗产,张氏夫人果断地决定,给在
黄罗寨乡下看管田产的弟弟沈宏芳讨了一个年青貌美的苗族姑
娘作妻子。这位苗姑一连给沈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沈宗泽,次
子沈宗嗣,并将沈宗嗣过继给沈宏富作儿子,为沈家传宗接代,
延续香火。这位沈宗嗣就是大名鼎鼎的著名乡土作家沈从文的
亲生父亲。
    沈宗嗣过继给沈宏富做儿子之后,张氏夫人把他从黄罗寨
乡下接到城里和她一起居住,并为他延师益武,亲自教他习文练
武,将来好混得一官半职,为沈家光耀门楣。光阴易逝,岁月如
梭。沈宗嗣在张氏夫人的很好调教下,长成了一个英俊勃勃的年
青人,门庭冷落了多年的沈家又出现微微生机。一八九二年,清
光绪十八年腊月初六日,由张氏夫人一手作主,为沈宗嗣讨了当
地贡生黄河清之女黄英作妻子。黄英出身书香门第,人长得端庄
贤淑,不仅满腹文才,同时还能挑花绣朵,知书达礼,真是沈家的
一个好媳妇。张氏夫人对她恩宠有加,十分满意。从一八六六年
到二九一九年沈从文母亲黄氏夫人把沈宅卖掉止,沈家三代人
在中营街这幢房屋里居住了五十四年,在这幢房子里,沈宗嗣的
妻子黄氏夫人为沈家生育了九个儿女,除四个女儿早天外,五个
儿女都长大成人,各有所仕。沈氏家族又渡过了一个从冷落到繁
盛,又从繁盛走向没落的阶段。真是历史沧桑,岁月无情啊。
    沈宅易主他人的前前后后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凤凰光复后,在竞选省议员中,因沈宗
嗣和光复起义军首领意见不合,发生争执,沈宗嗣一气之下,只
身逃到北京,参加了同乡阙祝明组织的铁血团。刺杀袁世凯计
划败露,只身又逃到关外,改名换姓隐居下来,才避免了这场劫
难。沈宗嗣离家出走后,丢下黄氏夫人独自一人操持家务,艰难
地抚养着几个儿女生活十分艰难困苦。黄氏夫人和几个儿女相
依为命,艰难地渡过了一日又一日。这种生活实在是无法维持
下去了,只好把在黄罗寨中寨村属于自己的那份田产全部卖
掉,并且中止了沈从文的学业,把他交给了一位凤凰籍的杨姓
军官,在他部下当了一名侍书。这一年是l917年,沈从文刚满
14岁,小小年纪就成了一名军人。这突出其来的沧海变异,无异
于对沈从文幼小的心灵是一个沉重地打击。生活的变异是沈从
文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严密紧奏的兵营生活,变幻莫
测的世态现象,给这个聪明绝顶的苗族少年以启迪,同时也给
这位富有上进的少年以鼓舞,为他后来步入文学创作道路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黄氏夫人自从把亲生子送到军营之后,没有一
日不思念自己的亲生儿子。山路迢迢,云山阻隔,黄氏夫人只好
把思念儿子的心意寄托给滚滚东流的沱江水。 
    一九一九年,黄氏夫人得知丈夫流落关外的消息,决定要
去关外寻找多年的丈夫。但又缺少路费盘缠,左思右想,借贷无
门,最后只好将自己现住在中营街的房屋卖掉,把卖房屋的全
部银两交给自己的长子沈岳霖(即沈云麓),让他独自一个人
赶赴几千里之外的关外去寻找自己的父亲。黄氏夫人把自己现
居的房子卖掉之后,沈家在凤凰已是一无所有,连息栖之地也
没有了。黄氏夫人考虑再三,只好带着几个幼小儿女全家搬迁
到沅州府(即芷江)沈从文的大舅家中暂住下来,好容易才找
到一个栖生之处。从此,沈宅再一次易主他人,沱江古镇上再没
有了沈家人的踪影。
    一九一九年冬月,已是塑风四起遍地寒霜的季节,沈岳霖
遵从母亲的训命,带着卖房的银两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到关外去
寻找父亲。谁知时局不安,路途坎坷险恶,刚走到武汉地界,就遇
到一伙散兵游勇,把银两全部抢走,身上分文无存,年青的沈岳
霖从未出过远门,现在突然遭此劫难,真是举目无亲,投靠无门。
为了活命,只好靠乞讨渡日,一个月后,才寻到芷江,与母亲及弟
妹们团聚。沈母看见大儿子遭此劫难,差点把命也丢掉了,于是再
了不让儿子轻易出门了。一九二三年,第二次北伐战争取得了胜
利,事家出走十二年的沈宗嗣回到湖南,找到了乡人湘西镇守使
田应迢,田应诏热情地接待了他。田应诏知道沈宗嗣医术,部队正
缺这样的人才,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了一名军医正。沈宗
嗣安定下来后,又到芷江亲自把妻子黄英及儿女们接到长沙田应
诏处安顿下来。黄氏夫人也懂医术,夫妻俩联手供事。从此,一家
人团聚,和睦相处,生活也有了着落。一九二七年,湘西王陈渠珍,
在凤凰厅办起了中医院,邀约好友乡邻回凤凰办事,沈宗嗣闻讯
后,欣然携家眷返回故里,在陈渠珍办的中医院里当了一名负责
人,妻子黄氏夫人卖掉了原来的老屋,沈宗嗣一家返回故里后没
有房子居住,只好在朱家弄租了一套房子居住。从此一家人才慢
慢地安定下来,天地转合,人世沧桑,这就是沈家前后变迁曲折的
历史经历。
  故居回归忆旧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百余年的风雨飘
摇,沈氏家族几易居地,搬迁频频,最后由于家中败落,连祖宗置
创的家宅也卖掉了,真是可叹可悲。一九一九年,沈母黄氏为了
寻找丈夫沈宗嗣,将居住的中营街房屋祖产以五百块光洋卖给
了镇竽民田友兰先生。田友兰是生因无子嗣,由其亲属杨光华
继承,直至新中国建立。一九六六年八月,杨光华先生在“文革”
中受到冲击,此处无法再居住下去了,迫于无奈,仅以l30元人
民币卖给了沱江镇房屋管理委员会。房管会买下沈宅后,把没
有房屋居住的居民,安置六户居民共计18人长期居住在中营
街的沈家。一九八二年五月,沈从文先生带着夫人张兆和女士
在表叔侄黄永玉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经年久别的故乡凤凰。
他怀着深深的眷恋怀旧之情,参观了生他养他的祖居。沈老携
着夫人张兆和女士,慢慢地走进了自己的祖屋,观看了居住在
屋里的六户居民,流露着他对自己祖屋深深地着恋。当走到他
母亲和父亲居住的那间房屋时,老人沉沉地对夫人张兆和女士
说到:“这就是我父母亲居住的房间,一九0二年我就是出生在
这间房子里,想不到一晃八十多年过去了,父母双亲早已作古,
我也是花残叶枯的老人了。”说完,从沈老昏花的老眼里,掉下
了几滴伤心泪。他是在追忆和忏悔失去的童年,还是在眷恋着
早已易主他人的祖屋。沈夫人看见丈夫如此伤心动情,亲切地
劝慰道:“人生旅途莫测,世事衰亡难料,过去了的就让他过去
吧,我们要着眼明天。’’抑或是沈夫人亲切中肯的话语,打动了
沈老沉痛的心,他立即转变容颜,破啼为笑,和张兆和女士亲切
地交谈着,当走出那栋陈旧破败的门楼时,沈老一步一回头地
向后看了好几次,在这里,沈老留下了多少童年的追忆和对人
生旅途的思考。
    是烈火总会燃烧,是真金总会闪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入发展,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股带着
湿湿热气的沈从文热风在华夏大地飘逸,研究沈从文的硕士生
和博士生层出不穷。一时间,沈从文现象成了中华民族乡土文化
文明的聚焦点,沈从丈的名字成了中外学者追波逐流的张扬窗
口。从此,沈从文的作品连同他响亮的名字,在国人的心目中也
就身价百倍了。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县委、县政府专门召
开了沈从文故居讨论会,决定收回沈从文故居并由县财政出资
购回维修故居。这一决定像似一声春雷在全县人民的心中震响,
离散六十九后的沈从文故宅又重新回到沈家的怀抱,回到人民的
怀抱,真是竿城有意,沱江含隋,县委、县政府给古城人民做了一
件大大的好事,沈老先生及其祖宗家人地下有知的话,也应含笑
于九泉了。
   维修沈从文故居的图纸很快绘制出来了,一九八八年三月
十二日由县旅游局局长田时烈(已故)同志亲自带着绘制好了
的图纸到北京沈家,请沈从文先生亲自审定定夺。当时沈老已患
病在家,听说要修复他的祖宅,激动不已,支撑着病体,亲自看了
图纸。看后,沈老坦率地谈了他对故居修复的意见,并语重心长
地说:“房屋的图样很象原貌,正屋右侧的上面好象有个小窗子
要不要加上去。”又说:“房屋烂了,一百多年了,修一下也好,但
将就修修,不要花很多钱,家乡还很穷,要尽量节约。”多么亲切
的话语,多么崇高的品德,在自己病重的严峻时刻,还时时想着
家乡,想着可亲可敬的家乡父老乡亲,这就是沈从文的性格,这
就是沈从文的情感。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沈从文故居维修工作正式全
面竣工,共用资金人民币三万八千元。可惜沈老已于一九八八年
五月二十五日前病逝,他最后终于没能看到故居维修的全面竣
工。不过,沈老没有遗憾,沈从文故居陈列室将从此永远对外开
放,沈从文的作品连同他亮丽的名字将永远隽刻在人民的心中。
        沈从文故居陈列室介谈
    沈从文故居位于沱江镇中营街24号。当你一走进中营街的
中段时,一座小巧玲珑木质结构的古屋映人你的眼帘。在老式烧
制的烽火砖墙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写着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大理石碑中隽刻着“沈从文故居”几个大字,不由得使
你立即从心底升起一股崇敬之情,那杉木装饰的油漆大门,闻
一闻似乎还能吮吸到油漆的清香,虽然年代久远,仍然完好无
缺。在微微的清香之中,仿佛蕴含着一股浓浓的文气。沈宅为典
型的清代建筑,穿斗式木质结构,整个房屋建筑分前后两栋,呈
“器"字形,召示着文器武功之意。.前栋中为过庭,左右暗室两
间,正中有天井,全由红色砂岩铺就,显示出舒展柔和而又朴实
大方,天井左右配有厢房,厢房虽然矮小,但整洁通气,充分体
现了当年房屋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后栋正屋,正室三问,一明间
两次间,通面阔为20米,通进身为30米,占地面积为600平方
米,取“六六顺"之意。通观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在这栋房屋里,沈家香火延续
了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兴衰荣辱,欢乐悲凉,人世的沧
桑在这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过庭陈列室概述
  当你一跨进沈从文故居的油漆大门,一股斯斯的文气扑面
而来,使你心底不欲地升腾起一种追忆景仰之情。正中摆设的
沈从文生平简介,即使对沈先生生平十分了解的人,也要驻足
不前,重温那段奇异的历史。但更惹人眼目的是两位名人参观
故居时给沈老评价的题语。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的题词是:“人
生朝露,文学千秋。”
    钱伟长题词的大意是:人生好比早晨粘在草叶上的露珠,
一见到太阳就会消融,比喻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即使你能
活上百岁千岁,也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作为陶冶人们心
灵的情操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千秋万代地流传于世。钱先生的
题词简短精辟,却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不仅对沈从文先生的人
品赋予了深切的敬意,同时对沈老的文学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
价,钱先生的题词是十分中肯的,并且给人们以深远的思考。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的题词是:
    旧雨写边城,
    风行几十春。
    湘西今比昔,可以慰故人。
    前两句是铺垫,说明了沈从文先生在那个贫穷落后的社会
里,  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传世的作品,风行一
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几十年过去了:新中国的建立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中华民族已
经强盛起来了,改革开发的累累硕果,就象夜空中璀灿的星辰闪
闪发光。这一切伟大的成就正是沈老渴望急盼的。当看到繁荣富
强的祖国已经荣跃上了世界列强之中,沈老应该得到很大的安
慰而含笑九泉。
    前栋右侧陈列室图析 
    一九二一年在保靖: 
  沈从文一九一七年弃学从戎投军离开家乡后,转战辰阳,遍
涉沅水。由一个不知事的l4岁少年成长为一个十七八岁的青
年。严密紧张的军营生活,造就了他倔犟不屈的性格,丰富多彩
的沅水生活及纯情古朴的民间风俗习惯,不仅陶冶净化了他心
灵的尘垢,同时给予他认识社会,考察社会无形中增长了一股冲
动创作欲。他在精心地读着一本大书,并且在大书里领略了情
爱,感受了真诚,从大书里攫取了他在本书里无法得到的知识,
这为他今后跨入文学的大门架起了一道畅通的桥梁。这张踌躇
躜志的照片,就是在此时此刻拍摄的。
    一九二八年在上海:
    沈从文从一九二二年离开部队生活,只身来到了北京城。这
对于刚满二十岁的沈从文是一个人生的旅站。北京是个繁华的
大都市,既有歌台舞榭富人寻欢作乐的艳笑,也有穷困潦倒乞食
街头的穷苦民众。一个城市构建着两个迥异不同的天地;一个天
堂,一个地狱。这对于一个来至边远苗乡年仅20岁的青年,却是
一个严峻的考验。沈从文还是沈从文,他凭借自我谋生的执着,
竟然拿起了与他无缘的毛笔,写起小说文章来,凭着他丰厚扎实
的社会生活知识和他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奇文异事,一篇篇文
章跃上他的笔端,并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一时间,沈从文这
个名字誉满京华。他的朴实无华的文学作品征服了当代一大批
有志青年的心,也赢得了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的认可。可是,又
有谁知道这位闯荡文坛的小青年,竟是一位来自偏远苗乡土里
土气的乡下小伙子。一九二八是摄影在上海的照片,沈从文在文
坛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在当代文坛上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
北京、上海也有了一批志气相投的文学界年青朋友;丁玲、胡也
频、冯铿等就是他的挚交好友。
  青年沈从文:
  青年沈从文是个沉默寡言文质彬彬的文弱书生。不高不矮
的身材,白净清秀的面孔,带着浓重的书卷气。别看这位很不起
眼的年青人,骨子里却有一股不可摧毁的傲气。他自信自傲,拼
搏奋进,在逆境中象一棵不屈的山松,突破岩石无情的煎熬,从
夹缝中杀出一条路来,昂然挺立在悬崖峭壁上。他执着地追求,
契而不舍地奋争,在混浊的天地里扫荡杂尘,攫取了一片亮丽的
色彩,终于有了自己的驰骋示展的天地。沈从文的青春是在拼陷
搏杀中渡过的,因此就更有一层新意。搏杀的青春就是战斗的青
春,也就是闪光的青春,更富有神秘思考的青春。
    一九三四年于北京中山公园:
    一九三四年即是沈从文创作丰收的年代,同时也是他爱情
丰收的年代。一九三三年九月九日,在追求多年的爱情征途中,
他的挚诚纯情的苦恋,终于征服了一个大家闺秀且又十分漂亮
的文静女子的心,并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婚礼,成了一对白头偕
老的终身伴侣。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结合,既富有戏剧性,更富有
传奇色彩。一个出生在穷乡僻壤土里土气的苗疆小伙子,竟然赢
得了一位显赫家事名声远播的大家闺秀的芳心,在爱恋的情场
上,沈从文真可称得上是一位神勇的裨将。
   婚后的沈从文,生活是十分美满幸福的。他不仅得到了一位
年青美貌的妻子,同时他的创作如雨后暴涨的山溪水,一发不可
收拾。一九三四年,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写作完成。《边城》的
发表,在社会和文艺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同时也标示沈从文的文
学创作生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这一年里,他的小说集
《游日集》、《沫沫集》、《如蕤集》、《从文自传》、《记丁玲》等
多部作品相继出版,是他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高峰。
    一九三五年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在苏州:  
    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九年这六年的时间里,沈从文一直
居住在北京,从事编辑中小学国文教科书。在编辑课本闲遐之
余,沈从文到江南一带漫游,这是他结婚后的第二年。此时,长子
沈龙珠已经出世,一个长得十分可爱的幼小子,沈氏夫妇十分疼
爱他,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正是旅游访
友的最好季节,沈从文携夫人再一次泛游江南各省,真是感慨万
千。在近三个多月的行程里,沈从文夫妇浏览了历史文化名城扬
州、镇江、无锡,游览了风景名胜圣地杭州,园林古都苏州,真是
大开眼界。期间并访问了一些文学好友,畅叙交流了创作经验。
这张照片就是在游苏州时拍摄的。年青漂亮雍容华贵的妻子张
兆和如一朵出水芙蓉伴随在他的身边。年青的乡土作家沈从文
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丰收,而且在爱情的花圃里同样摘取
了一朵独占熬头的花枝,真是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你看,夫妻
俩笑得多美多甜。在这一年里,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
他的又一部力作小说集《八骏图》。
    沈红回忆祖父的文章《湿湿的想念》: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沈从文因病去逝,享年86岁高龄。
文星殒落,天地悲泣。恶耗传到古城古城人民一个个沉浸在悲
痛之中。从边城走出湘西,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的沈从文是一
代乡土文学巨匠。他以丰富的生活积累,以自我亲身经历的深
切感受,以湘西及沅水一带的民风纯俗,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散
发着泥土香味的作品。一生中勤奋创作,笔耕不止,为中华民族
的文库留下九百余万字的丰厚财产,为绚丽多彩的中华五千年
光辉文明历史增添了一层亮丽的色彩。他的人品和作品在中华
大地上张扬流传,永放光辉。
    在沈从文去世的第五年,其孙女沈红从千里迢迢的北京,
来到了沈老幼年出生生长的故乡凤凰。她踏着当年爷爷走过的
石板路,又访问了当年爷爷启蒙读书的学堂文昌阁小学,听家
乡父老讲述沈从文传奇般的故事,她感受很深。她苦苦地思索,
湿湿地想念,一篇深切感人的文章跃然纸上。《湿湿地想念》是
沈红写给其祖父沈从文的一篇真切动人的散文。在这篇文章
里,一个纯情诚挚的少女,用她纯贞地情感,忠实地记录了爷爷
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古城的一角,一个幼小的生命不声不响
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奋斗求存,在风雨
如磐的尘世里,世态炎凉的寒风一阵又一阵地向他袭来,他面
对严峻的环境,不恐惧,不颤抖,不退缩,不彷徨,更不观望,而
是用一支犀利的笔枪,挑战自我和贫困,终于杀出一条血道,用
真诚和意志浇铸成一篇篇珠玑文章。他成功了,作为一名新月
派的战士,在广博的天地里拥有了一片自己追求的天堂,成了
一名三四十年代里中华大地上的文坛闯将。沈从文,这个不朽
的名字,你将永远隽刻在中华民族光辉的史册上。《湿湿的想
念》是心血凝成的追忆,是泪雨浇铸的思念,却显得如此真切感
人。如果你细细品读,你将会与作者一样情沁肺腑,思绪无穷。
故人已去,活者求存。亲爱的游客和观众,如果你参观故居,惦
念故人,请将这湿湿的想念深深地埋藏在你的心底。
    《湿湿的想念》由沈红撰文写于l 993年,著名书法家滕建
庚书丹,一篇秀丽华彩的文章,加上这精奇隽秀的书法,真正达
到了文章书法珠联璧合,文彩纷呈,堪称文坛艺苑里的珍品,不
仅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也有着厚重的收藏价值。游者应
不惜微资购上一册,你才不会到沈从文故居虚此一行。
    附:《湿湿的想念》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
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
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未必都能看得懂的小书、
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书卷。这些
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或梦想。七十年
代,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的沱江边,寻找爷
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土故水。正值冬季,湘西竟然处处葱笼青
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
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物非,事
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被速生的凤头砖瓦
楼渐渐替代。县富民殷,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看不到了。
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
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像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运
过闪耀过辉煌过,而沱江这支清溪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
色。在新与旧面前,原本只想到取舍,以历史是笔直航道能引导
人生之船直直向前,但是所有航道实际上都千回百折,尤其是
一片太多山太多建筑和各种人的阻隔的土地上,我回到这里并
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
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不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
东西。沱江在沅水上游,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
学校就是这条沱江,他的自传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
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份都与
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
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水给爷爷三样东西:水给了他想像力和
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得书本认得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
而他识到书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
桥头渡口水上人家和新鲜活泼的一切见识,这一切是他用逃学
换来的边逃边学。所以逃学是当他是一个孩子时,对学习方式
的选择更值得学的知识。这是很特别的选择,没有谁来教他。他
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
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粘合
起来,丰富自己的想像。水给了他执著柔韧的性格,他曾说过:
“水的德性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
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
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
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引自一个传奇的本事)。"水的性情
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境遇和面对境遇时处事方式的写照,他是
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
诚的爱与愿望,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
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给超越普通个人
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他用不是时尚的方法,去爱一
个多难的国家。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后来是用古代
文明的美编织了一个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
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唤起百病缠身的民族一些健康
的记忆,健康的追求只是一个在刀光剑影和血腥中求生的民
族,不大能理解他的爱的方法,不被理解时他依然默默地工作。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
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
的隐痛,微笑之间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
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水边一
条青石板街上,有一座清幽院落,人们告诉我,这里是爷爷出生
的地方,这是我的根溯。水西行十多里,有一座黄丝桥古城,离
城不远的半山,可以望见拉毫寨和风姿依旧的古碉堡。公路通
达处足迹纷纷,观光者众怀古人稀。可是我在这里才找到了凤
凰的根,也是我真正的根。明清以来,湘西就是一块官民冲突与
苗汉争夺交织的地盘。凤凰城原是湘西镇守使与辰沅道的驻
地,戍卒屯兵以镇抚苗民,一度是湘西汉政中心。围绕这个中
心,远近四方修筑了众多大小规模的城堡、屯碉堡和营汛。成百
上千分布在湘西边地的大小山头上。在阿拉营,在黄丝桥古城
墙上,在拉毫寨的山脚,二百年前烽烟,二百年来的血腥气息,:
似乎还漂浮在湿湿的雾气里,依稀可感。可以见到的城堡和已‘
不可见的戍卒官吏’,是中央政权侵入蛮地区的象微物,也是大
小民族文化之间争斗征服和融合互生的极好说明。金介甫说:
“沈从文的乡愁,就像辰河一样静静地流在中国的大地,流动在
他和他的民族记忆中的是条染红的河流,是一腔斩不断的乡
愁,是一种古老隋绪的振颤。”爷爷没有忘记过他苗族血统那个
自古以来受岐视被驱逐的民族血液。使他对于都市,对于主流
文化,总也去不掉距离感,坚持把自己归为乡下人。另一方面,
那个民族健康优美的文体,又使他梦想可以为主流文化的没
落,找到解救方法。许多年以前,他就把民族感情扩大到民族自
身以外。他的感情的流动与扩大,得益于楚地的水,也得益于性
格如水的楚地文化。一方天地,一方人物,文化有地域的界线,
也有性格的分别。华夏文化的渊源,分南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
化,雄浑如黄河。南支为楚文化,清奇如长江。楚文化长期处在
亦夏亦夷,非夏非夷的微妙处境中,在中原文化的冲撞中摇曳,
在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交融中成形。所以,楚文化是不
封闭的流动而不凝固爷爷那乡下人的古怪脾气和古怪哲学根
基,正是似乎已消失很久的楚文化。古时梦地曾出过一个老子
道学,尚柔崇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人之所恶,故机于道施,不望报,以柔克刚,谦和卑下。"这水味
十足的哲学,从来没被御用过却在自然平和之中,把一切变故
与衰看得明明白白。爷爷并非道家,却有一双明明白白的眼睛,
以清丽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
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猬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
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僻处,在诗人的眼中皆
闪耀一种光明。这双眼睛透过现象看清繁华下的文化溃烂,发
现泥浆里的道德光辉。这双眼睛,又透过烟尘,望见一个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空,感受到人类思索边际以外的生命阳
光。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人
巨匠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智者,
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却意义本
身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这一
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减。即走向单独孤寂和
死亡中去,他没有消退过他的倾心。我记得爷爷最后的日子,最
后的冷暖,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
去的风景里。他默默地走去,他死得透明。爷爷,有一天我要送
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
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从文先生令孙女沈红同志撰书
    癸酉岁仲春之月愚世晚滕建庚敬书
    天井右侧陈列室概述
    一九二七年沈从文笔下的沅水风光
    一九二七年,年仅25岁的沈从文已经是一个闻名全国的著
名作家了。沈从文从小生长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巫傩文化之乡五
溪蛮地,这里的民风纯熟,偏以一隅的湘西,社会情况极为复杂,
人民生活疾苦,一切都还不能摆脱原始文化的阴影。封闭式的个
体小农经济和为生计而奔波疲于奔命的商人,都是围绕一个
“活”字打转转,那种守残抱缺,因我图存的社会形态,勾画出了
一幅古朴陈旧浓墨泼洒的山水画。辰溪为五溪之首,临频沅水,
是湘西水上交通的繁华小镇。沈从文经常往返于五溪和沅水广
大地区一带,对沅水水域广大地区十分了解,感受很深,他的许
多作品,都是以沅水水域一带为题材的,著名的短篇小说《蜜
柑》和《入伍后》都是在辰溪完成的。这两个著名小说集,分别
由上海新月书店和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发行,销路很好,在当时的
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面那张照片,就是于一九二七年在
辰溪拍摄的。
    一九四六年沈从文与张梅涣在昆明:
    抗日战争暴发后,沈从文和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以及一些
  知名人士、作家转移到后方。云南省昆明市一时间成了人才荟萃、
  的节。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七年的八年时间里,沈从文都生
  活在昆明市。期间,除进行业余创作外,主要工作还是教学工作
由于抗日战争的缘故,很多内地的大学校都往后方搬迁。这众
多的大学,在昆明重新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沈从
文在西南联合大学执任中国文学的教学工作,为联大副教授、
教授。一九四六年,黄永玉携夫人张梅奚到昆明,顺便探望了表
叔沈从文。这张照片就是在此期间沈从文和张梅奚拍下的珍贵
合影照。
    一九四七年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及长子沈龙珠在北京大
学宿舍: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坚持八年
之久的艰苦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胜利后的中国到处是
一片重返故园的繁忙景象,在昆明生活了八年时间的沈从文一
家,也在忙着搬迁重返北京的事务之中。一九四七年春,沈从文
带着夫人张兆和及其两个儿子一家人又回到了北京。这个使自
己开始走上文坛的古老都城,沈从文是那么地熟悉和眷恋着她
啊!战争的硝烟给这个文明古老的都城留下了多少伤痛和遗
痕,修补伤疤和洗刷浑身战火硝烟留下的污垢是需要时日的,
艰苦创业一切都在百废待兴之中。回到北京后,由于沈从文没
有自己固定的家园,沈从文仍旧在北京大学任教,因此,一家人
就住在北京大学校园的宿舍里,这张照片,就是沈从文一家从
昆明返回北京在北大宿舍拍摄的。
    一九四九年解放后沈从文与黄永玉于北京沙滩北大宿舍:
    一九四九年,北京全面解放,抗日战争的创伤未愈,接着又
发生了三年解放战争。统治中国二十七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在
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彻底灭亡。由于战火和战乱的破坏,共和国
政府接收的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烂摊子。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繁荣
富强的新中国,许多有识之士,高级知识分子、科学家、作家、画
家及文化名人都纷纷返回祖国,从事报效祖国,投入到建设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原在香港的黄永玉接受了表叔沈从文的
邀请,毅然携家从香港返回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从香港返回内地的黄永玉是一个著名的木刻家,一个是作家,一
个是木刻家,叔侄俩并肩战斗,各尽其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
业积极出力,成为新中国有名的作家和画家。上面这张照片就是
沈从文与黄永玉摄于北京沙滩北大宿舍。
     一九八二年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于张家界金鞭溪: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在表侄黄永
玉、书法家黄苗子、美国学者金介甫等人的陪同下,回到离别六
十多年的故乡凤凰县城。已是八十高龄的沈老回到故乡后,当大
家听到著名的大作家沈从文先生回来了时,很多人慕名争先恐
后前往黄永前家中探看,由于探望的人太多,加上沈老年事偏高
又身患有病,不能过于太劳累。只好由黄永前负责接见控望沈老
的人,并说明原因,委婉地谢绝了探望的群众,请大家见谅。听说
沈老身体不舒服,大家都十分理解,自觉得离开黄宅回去了。有
了表侄黄永前的挡驾,沈老才避免了这场麻烦。沈老是个很讲情
义和很爱面子的人,因为不能接见来探望自己的百姓群众,心里
委实有点过意不去,一个人坐在庭院里呆呆地好久没有说一句
话,还是夫人张兆和深知他的个性,也深深懂得他的心情,温和
地劝慰道:“你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病,怎么能接得了那么多的
人呢,只要你有一颗热爱家乡人民的心就够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会理解你的”。沈老深深地点了点头,心情才慢慢地好起来,脸
上又绽出了慈祥的微笑。
    沈老回到家乡要办的事情很多,要交往的故人朋友也很多,
他虽然事情很多,一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但他还是在百忙之
中接见了健在的青年儿时亲朋好友。其中有滕建庚、刘壮韬、曾
君武、田时烈、田儒龙等人。他们是凤凰美术书法界和文艺界的
知名人士。沈老和他们亲切地交谈,一起回顾儿时的童趣,十分
风趣幽默,话语之间流露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在短短的
七、八天时间里,沈老携夫人张兆和等十多人访问了童年就读
的母校文昌阁,参观了北门城楼、天王庙、遐昌阁等文物古迹。
每到一处,沈老总是问这问那,对昔日生活的情景倾注了情爱。
    一个星期的故乡生活,既紧张又轻松愉快,既丰富又充满
传奇色彩。在告别家乡的一刹那,沈从文还迟迟不肯上车,一双
眼睛红红的,他心头充满了惆怅。在夫人张兆和的再三催促下,
沈从文才恋恋不舍的上了车。这位老人啊,在他充满传奇色彩
的童年,是这块古老的红土地拥抱了他,数十年过去了,老人又
回到他童年拥抱的故乡,他怎么不激动,他怎么不留恋,他怎么
不思考?数十年的人生之路既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梦幻,也
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告别凤凰后,沈从文和夫人张兆和一行
十多人又来到了张家界,一同与夫人张兆和畅游了金鞭溪。沈
从文是大自然的儿子,一生用自己那支生花妙笔描写了一幅幅
大自然精美的作品,八十高龄的沈从文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的
怀抱,在大自然神奇的意境里自由徜祥,一种自由畅朗的情怀,
尽情地放荡形骇,构架起一座人世间无所羁绊的峰巅。这张照片,就是沈老与夫人张兆和拍摄于金鞭溪的大自然的无限风
光,给这对数十年坚如磐石的情侣坦城地恩赐。人生百年,变化
万千,想不到六年以后这位声名显赫的乡土作家及文学巨匠就
离开了人世,这张照片竟是他回故乡最后的绝唱,他留给后人
的宝贵财产将是永远读不完的一本大书。 
    斗室里沈从文童年寻梦:
    一九一二年,刚满十岁的沈从文由母亲黄英亲自送进了文
昌阁蒙养学校读书。沈从文虽然出生在官宦人家,但他从小陶
气顽劣,舛傲不训,根本无法沉静下来,安安心心地读书。以至
于他在文昌阁小学校里惹出了许多笑话故事,颇有浓厚的传奇
色彩。竿人的性格纯朴憨厚,且剽悍勇烈,脾气倔犟地出奇,能
够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创举或出人头地的事情来倒不是什么
安分守已,循规蹈矩的人。而是像沈从文这样的人看起来从小
十分顽劣陶气,一点也不安分守已的角色。按老辈人在训斥自
己顽劣的儿子时那样咒道:“你这样顽劣陶气,将来长大了一定
是没有出息,只有拿个破碗沿街求乞的像。”可事实却恰恰相
反,被老人们咒为没有出息的人,他们这些人,往往却有非凡的
创举,做出一些惊天动地地事来。像沈从文、田兴恕、黄永玉等
一大批人,又有谁能预料他们会成为一代作家、将军和画家呢!
    沈从文14岁离开家里投笔从戎,当了一名旧军队里的一
名侍书,且仅有初小文化程度。20岁进入北京开始创作,不久一
举成名。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偏僻小县的孩子,竟然敢独
身闯进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北京,而且成了一名年青的专业作家
撰稿人,这就是竿人的精神,这就是竿人的性格。这种舛傲不
训、倔犟的竿人性格至今还在竿人身上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沈从文幼年读书的小屋,沈母是个十分能干的旧时女性,
她多么渴望自己的儿子将来长大成人,承袭官宦世家的衣钵,
混得一官半职,也好光耀门庭。因此,对儿女们管教得十分严。
特别是沈从文更要严谨,但顽劣的沈从文在母亲严励训斥以至,
于棍棒下仍然我行我素,毫无半点悔改之意。以至于使黄氏夫
人也把他无可耐何,权衡再三,!毅然把年仅14岁的小沈从文送
去当兵,这是沈母出于无奈之举。她丧失了对沈从文这个儿子
的信心,对他绝不抱什么大的希望占不然的话,一个贤淑温存的
母亲又怎会把一个幼小的儿子送到远离父母的部队,去闯荡江
湖,声为自己谋生呢!如果沈从文是个听话的孩子,他绝不会受
到自己亲身母亲的如此绝情啊!
    大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沈母连同沈从文自己都成了另一
个世界的人了。但人虽已去,屋子还在,当我们走进这间清代晚
期建筑的小屋子时,思绪起伏,感慨万千。唯有这张陈|只不堪日
桌面已有破洞的桌子还静静地放在那里,仿佛是在向前来参观
的人们诉说着沈从文童年传奇般的故事。只有墙上悬挂的那几
份沈从文亲手创作的手稿,你才真切地感觉到:就是在这间陈
旧矮小的屋子里,走出了一个名振中外的大作家沈从文。
    后栋正室陈到室概述
    游客们,你们看了前栋陈列室沈从文各个时期照片时,你
的感觉可能并不十分深刻。那么请你放心,事情的发展都是由
浅入深的,现在已进入了正式陈列室,这个陈列室内容十分丰
富多彩,如果你认真地观赏,将会给你新的启迪。一走进正室,
首先映人你的眼帘是白玉石雕塑半身头像。深沉稳重,面露微
笑,你可以感受到老人慈祥的笑容,这座半身白玉雕坐身像,是
著名木刻家刘焕章制作的。画家采取传统的写实手法,通过细
腻的构思,表现了一个栩栩如生慈祥的老人,给人以极高的艺
术享受和观赏价值。在白玉石雕头像上面,是沈从文表侄著名
画家黄永玉给沈老用钢笔的素描头像。它与石雕像相比较,一
个写实,一个写意,各具特色,相映成趣。堂屋正中央沈从文骨
灰盒的两边有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给沈老的对联,字迹遵劲,
寓意深刻,表现了她对姐夫追念和崇敬之情。在堂屋左右的板
壁上,有沈老自己亲手撰写的书丹。
    右边为七十九岁时沈从文亲自撰写并书丹的《五竿》尊枝
词。摘录如下为:
    桃李开来回,含笑迎丽日。偶蒙春风事,生此艳阳质。等无
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讯知南山松,独
立自萧瑟。
    这首五言律诗,是沈从文仿唐朝诗田园风格,描写了春二三
月时节,五竿古地的初春景色,你看,桃花李花争奇斗艳,各逞姿
色,展示出万紫千红一幅春天的水彩画,但它们仅仅是一瞬间而
已,在二月春风如刀的吹拂下,很快凋谢消失了,留下一片惆怅。
唯有默默无闻的南山松树,她却不怕春寒料俏的侵袭,昂然挺立
在南山上。这首《五竿竹枝词》,沈从文借描写家乡的初春美景,
表达了对家乡有爱慕和思念之情,自己虽然已七十九岁高龄,但
仍然象松树一样,面对风云变幻的尘世,冷眼旁观,坚强地活着,
抒发了沈老先生自奋图强的求存意念和处世做人的性格,这首
不多见的五言律诗,在沈从文前期出版的文集里没有收集,是他
家人提供的手抄稿件,是十分珍贵的。
    《五竿竹枝词》是沈从文七十九岁抒怀感世抄录唐朝诗人
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了,慰问一下乡亲父老。但我的书信写好以后搭谁带去呢?啊!
你看那一行行急归的大雁,我何不把乡书搭给这一群群南飞的
大雁呢!这浓浓的乡情,有如秋目的流云山雾,剪不断,理还乱,
这种思乡情结,比秋日流淌的沱江水还要沉重。
  右室陈列室概述:
  沈从文童年曾经睡过的棕绳编织的旧木床:
  这是一张普普通通的旧木床,用棕绳编织的床垫,与一般
贫民百姓使用的床是没什么两样的。在这张床上,沈从文渡过
了他的童年梦,包括他的作家梦。在甜蜜美好的童年梦中,沈从
文终于走出了他童年梦的境界,去读一本变幻莫测的大书,自
己又在编织一本本梦幻般的小书。他终于成功了,他充满神奇
幻想的童年梦终于变成了现实,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生活强
者。
    沈从文藏书旧书柜一架;
    沈从文放书的收书架两套;
    沈从文喜欢就坐的旧竹椅一张;
    沈从文在创作之余喜欢收放的旧式摇动旋转收音机一架。
    这一件件旧日的实物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意念中,我们仿
佛看到了他往日可亲可爱的形象,他的性情温和,生活简朴,简
朴得过于清苦,就象这些平平常常的物件,尽是一些简陋粗质
的物品,值不了几个钱。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物件,才显示了
主人勤劳简朴的生活,表达了他甘于寂寞,恪守清贫的优秀品
德。无形中,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昂立在你的面前,使你感奋,
使你景仰。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沈从文。
    左侧陈列室概述:
    在这个陈列室里是沈从文故居最集中最典型同时也是内
容最多最丰富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既有他幼年诞生的木
床,又有他含辛茹苦的创作写照;即有他特殊年代文革中下放湖
北月红“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生活记录,又有他的著名中篇重
新现世被改编成电影的重要时述。这一段岁月里,是沈从文,生
中两次重要的转折点;一是沈从文从湖北回来,得到了彻底的平
反,恢复了作家的待遇,结束了长期沉闷压抑的生活;二是八二
年回故乡探亲后,沈从文的名字又重新在中华大地文坛上重放
光彩。研究沈从文作品热遍及国内国外,以至有许许多研究沈从
文作品的学者,著书立说,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由此,因研究沈从
文作品而获得博士学位不下数十人。例如美国学者金介甫,中国
作者凌宇等。这些学者都是因研究沈从文作品而获得成功而出
了名的。
    沈从文一九七一年由湖北月红“五七"干校返京时于北京
中山公园摄影
    一九六六年,在中华大地的土地上刮起一股黑风,一时间黑
云密布,狂风骤起,真有黑云压城城欲坠之势,这就是中国历史
上一段最荒唐最杂乱的历史一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狂涛
席卷全国,破四旧的声浪高过云天,中华大地在摇晃,在震颤。在
这场大劫难之中,许许多多党的忠诚领导干部、科学家、小说家、
名人学者以及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的英杰,都不可避免地受到
了无情地冲击。作为无党派中立自守的沈从文,理所当然地是
“革命"的对象。经过无数风雨侵袭凌桎的沈从文,总是忍辱负
重,斯让于人,沈从文被打成“反动”黑作家,也在应清扫之列,
因此他被下放到湖北省月红“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在月红
“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期间,沈从文主要是为干校牧牛割草。沈
从文虽然从未做过这些工作,但他兢兢业业,重新做起,做得十
分认真,表现很进步。因此,一九七一年得到解放提前回到了日
思暮想的北京夫人张兆和身边,这是沈从文的第二次解放。按照
他的话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我要十分认
真地珍惜它,爱护它,更应加倍的为党工作,奉献自己的余热。”
    获得新生的沈从文,心情十分愉快,思想也越来越开朗了,
他要重新燃起生命的火花,携夫人张兆和来到北京中山公园夫
妻双双摄影留念,在他生命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丝灼灼焦人的光
点。
    一九八二年沈从文回故乡在接官亭的路上:
    故乡是一块神奇的宝地,故乡充满了诱惑和梦幻。魂牵梦
绕的故乡对于沈老来说,像多年离散的儿女,多么想早日回到
母亲的怀抱,领略和目睹母亲慈祥的容颜。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年已八十高龄的沈从文在表侄黄永玉
的陪同下,携夫人张兆和回到了离别六十多年的故乡。六十六
年,按照中华民族古老的习惯,已经轮回了一个甲子,而按照公
历记时的方法,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半个世纪的岁月,世界在
不断地变幻之中,多少喜怒衰乐,离愁悲欢在人世间演绎。沈从
文在人生的路途中已经走过了八十个春秋,在这苦短的人生的
尘世里确实不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
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正应了唐朝诗人贺子章的名句。
沈从文回来了,他梦幻般的思乡情结今日得以人愿。今天,他携
夫人张兆和,轻松自如地走在还乡的路上。接官亭,是古城名望
很高的道亭。按照古城的旧制,凡是朝庭的一任官员来到古城
视察工作,首先要经过接官亭。在接官亭前,不管你是多大的官
员都要下骑落轿。这体现了皇权至上,象征着皇权和象征着等
级地位的接官亭,看似平凡,实属威严无比。沈从文对家乡的一
草一木都倾注了满腔的情爱。他幼年时,最喜欢到远离古城的
杜母园走玩,特别是对接官亭情有独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充
满了许多神奇的幻想,为什么很多清朝大员,他们骑马坐轿,凡
是到了接官亭,都要老老实实的下马落轿;一座平平凡凡的接
官亭,为什么有这么多了不起的地方;对于这些为什么,沈从文
当然领略不到它的其中奥妙。因此,这众多的无知和浅薄,困扰
得这位顽劣不训的少年头痛脑胀。回到故乡后,沈从文兴致勃勃
地走了许多的地方,但他最难忘怀的还是接官亭,即使事情再
多、再忙,他都要到接官亭上走一走。现在,沈从文和邻里乡亲,
在接官亭的道上慢慢地走着,他们边走边谈,多少往事如烟在眼
前飘过,接官亭啊!你永远是一座神秘莫测的时代座标,让人捉
摸不透,令人神思遐想。
    一九八二年沈从文回故乡在表侄黄永前家《古椿书屋》与
家乡子弟亲切交谈:
    如果沈从文的乡土作品是一首首田园抒情诗的话,那么他
的容忍大度虚怀若谷的胸怀就是一湖平静深沉的池水。他热爱
家乡的山水,更热爱家乡的人民。按凤凰的土话来讲,老少和三
班,这就是沈老待人心态的写照。在黄永玉的家里,听说沈从文
回故乡来了,很多人都想前去探望他,在这些人当中,有沈老同
年的好友,有与沈老沾新带故的亲戚,也有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和
画家,但更多的是那些喜欢作文绘画的少年儿童。对于这些人,
沈从文格外地热情接待,和他(她)们亲切地交谈,鼓励他(她)
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将来也能成为一个画家、书法
家或者作家,一定要超过老一辈人。这些孩子在这位慈祥和善的
老者面前无拘无束,几乎忘记了这位八十高龄的老者竟然是那
位中外赫赫有名的大作家。
    在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面前,沈从文和他们玩得多么开心
和多么投机,忘记了自己已是八十高龄的人了。他和孩子们结成
了忘年之交,仿佛他又回到了童年的时代,当年的童稚劣性今天
又在这位老人的身上重现。俗话说:老小,老小,年纪大了的人,
最喜欢产生回忆,特别是对青少年时代那些难以忘怀的传奇般
的故事。今天有一个很好的场所,这么多忘年之交的小伙伴,怎
不勾起沈从文心底中深藏的往事。在叙述的间隙,我要交待一
下今天与沈老交谈的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
    刘鸿州,沈从文的崇拜者,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画家,其作品
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现为凤凰县书画院院长,县文联名誉主
席,国家二级画家。
    向红,沈从文的崇拜者,从小喜欢作画,有多幅作品参加国
际儿童画展,并获裤奖项,现在在美国留学。
    吴志勇,沈从文的崇拜者,黄永玉的师从徒弟,最喜欢作
画,立志要当一名画家。现为湖南大学美术教授。
    毛光辉,沈从文的崇拜者,黄永玉最得意的门生,是一个刻
苦型的美术业余爱好者,现已成为比较有名的画家。
    还有昊正义、肖振忠、陈艳红等一大批沈从文的崇拜者,他
(她)们都是较有成就的画苑新秀,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说实话,沈从文现象和沈从文精神在凤凰古城已经形成了
一种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城深远的文化底蕴,不是也有沈从
文的一部分吗?
    沈从文与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交谈关于拍摄《边城》的一
些细节:
    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被著名导演凌子风改编成
电影,这是沈从文万万料想不到的。《边城》写于一九三四年,
这部著名的中篇小说以三十年代边城茶洞为生活基地,它描写
了一个老船工坎坷的一生。老船工的孙女翠翠是一个从小父母
双亡的苦命孩子,她由爷爷一把苦一把泪的拉扯大。翠翠聪明
玲俐,对爷爷体贴人微,爷爷也十分疼爱她,把她当作自己的希
望。大佬和二佬一对年青的兄弟船工,他们对翠翠纯真的爱情
就象悠悠的酉水深沉而又狂热。爷爷病故后,丢下孤苦零仃的
翠翠,在乡邻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把爷爷安葬了。从此,翠翠
孤身一人独闯江湖,不过还有那深深恋着翠翠的兄弟青年船工
大佬二佬。小说以深沉的笔触,描写了三十年代酉水河上船工们
的凄苦生活,刻划了老船工和翠翠典型形象,重现了三十年代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它就象一幅轻淡浓抹的水彩画,给
人以思考和启迪。小说以写实的手法,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字里
行间流露着深深的隐痛的哀愁,展示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和
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边城》不仅是一幅古朴典型的山水画,
同时也是一部民俗风情的记录史,在当时社会里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边城》改编成电影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
年嘎纳国际电影节评奖会上,《边城》被评为最佳影片奖。这张
照片,就是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先生与沈从文在亲切的交谈关
于《边城》电影的细节问题。两人谈得多么密契也多么投机。为
此,沈从文和凌子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二十世纪末期
的文坛艺苑佳话。
    实物陈列概述
    陈列室最有特色的沈从文生前用过的实物介述:
    梓木书桌一张:
    这张用梓木做成的书桌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从二十年代
起,它就伴随着沈从文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几易寒暑,几经
风霜,它象一个苍凉的老人浑身斑驳脱落,伤痕累累。沈从文十
分喜欢这张桌子,它坚固牢实,沉稳朴素,就象沈从文憨厚纯朴
的性格一样。更重要的是,它伴随着自己的主人历风沐雨,经受
了人世的寒霜,时代的剑雨在它的身上刻下了一道道沉重的伤
疤,它既是岁月的化身,也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见证人。在这张平
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梓木桌上,沈从文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留传后世
的作品,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成的。
  梓木太师椅一张:
  这张梓木太师椅有着不平凡的传奇经历。
  这和梓木书桌一样是同一时间置制的,由于它质地坚硬沉
重,牢靠稳实,沈从文最喜欢坐在这张梓木太师椅。在“文革”
中,掀起了破“四旧"的狂潮,这张太师椅也不能幸免,被造反
派打得肢裂破碎。一九八二年重新修复,一九九0年从北京回
故居陈列展出,它同样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段岁月的苦雨。
  雕花架子床
  这张旧式雕花架子床是普通的家用木床,在苗族和土家族
地区随处可见。苗族的婚床十分讲究,设计也十分精巧,架子床
由四个部分组合而成。一是床顶部分,全是一色雕花镂空盖顶
装饰,除有精巧的龙凤及雀鸟图案外,还镶嵌有金银玉器,十分
豪华讲究,这是主要部分,显示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二是
床体部分,床体主要由四柱红漆园柱组成,伴似横柱穿斗,结构
十分牢固。三是床底又叫床盘,这是床的主体部分,两部分和前
后均用质地优良的木方制作,功夫技术高超,沉稳中透出精巧,
华丽中略显典雅,充分显示了苗家人的高超技术。四是踏凳及
床内床外的附加装饰部分,按照苗族的习俗,床是一家人的象
征,夫妇俩同床共枕,繁衍后代子孙,因此,床后和两端都装有
简单的木箱和抽屉,可以置放新娘的所有嫁装,意喻着一家人
的富有和兴旺。因此,苗家在制作豪华婚床的方面有很深的床
文化内涵。沈从文父母睡得婚床没有这么豪富和显贵,它与真
正的苗家婚床相比较,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就是在这张
极普通的床上,一位享誉中外的文坛巨匠就诞生在这架普普通
通的床上,这也应验了“寒门出英才,茅棚有孟姜"这句民谚。
一张木床就它的本身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一个人的成功或成
名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乃至几代几十代,当然,这诞生贵人的木
床也自然而然地身价百倍、千倍了。
  后宅食物简介:
  这座几百年老屋,它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是
斯人已去,楼台依旧。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几多兴衰有几多
沉浮,有几多欢笑又有几多悲伤,有几多享誉又有几多困苦;我
们畅叙尘世的悲欢离合,慨叹人生的凄苦,恰似在品尝一杯杯浓
烈的苦酒。曾经显赫一时的沈宅几经风雨桑田,已是“昔人已乘
黄鹤去,此地空留黄鹤楼。"好在人们对沈从文的无限崇敬和敬
仰,使这冷落了的屋宅又重新火红起来,并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
热点。魏耶,晋耶!沈老如果泉下有知,他也应该感到无比欣慰。
  计开财物如下:
  旧式木梯一架
  ——传说童年的沈从文经常从这架木梯爬上楼去掏麻雀窝
……
  后天井坪一个
  ——传说童年的沈从文由护侍他的老庸妇给他在这里洗澡
……
  左右柴房一座
  ——传说顽劣的沈从文童年经常背着母亲躲进柴屋里捉迷
藏,以至惹得母亲生气骂他无出息……
    沈从文回乡轶事数则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日,八十岁高龄的沈从文从千里迢迢
的首都北京回到了离别六十四年的故乡凤凰。沈从文的到来,使
这块沉寂平静的热土,洋溢着暖溶溶的春意。作家的脚步,从踏
上这故乡的第一时刻起,就惊动了渴盼已久的家乡父老,热切
地关注着这位二三十年代咤吒风云的人物。他的到来,无意中
给这块热土增添了蓬勃的生机。企盼、喜悦、欣慰和向往,化作
一股股热流春潮在土乡苗寨涌动。被家乡人民意念神化了的沈
从文在家乡古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随心畅游,往日寻梦,留下
了多少风趣佳话。
    重返母校
    九十多年前,文昌阁作为蒙养学校曾经为凤凰培养了众多
的人才,沈从文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沈从文从一九一二年
至一九一六年在文昌阁小学读书,他禀性顽劣,厌倦读书,性格
放荡不羁。他虽然不爱读书,但他对这所启蒙学校还是有着深厚
的感情。一九八二年,沈从文回故乡,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看母
校文昌阁。一加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是个值得骄傲的日子。这天
的天气很好,柔柔的阳光,亲吻着初醒的古城,沈从文携夫人张兆
和以及表侄黄永玉、美国友人金介甫一行十多人,迈着轻盈的步
伐,踏着明媚的阳光来到了母校文昌阁。当他一跳进母校时,老
人欣喜的眼里饱含着晶莹的泪珠。是啊!六十多年了,多少往事
一幕幕象电影似地在心头涌动,沈老边走边看,他对母校的一草
一木都寄于无限的深隋。母校的变化太大了,沈从文为眼前的情
景所感动。他对身边的夫人说:“六十多年过去了,母校变得使我
都认不出来了,象一个闺阁中长成的少女,多么妩媚动人啊!”
    向校长敬礼
    沈从文是个很重礼节的人,他不摆什么架谱,性情温和、慈
祥可亲,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特别是对那些有功于国,有功
于家的人,他十分敬重。文昌阁小学是他童年就读的地方,半个
多世纪过去了,他对当年教育自己的老师和校长至今念念不
忘,深刻心中。今天,文昌阁小学的校长不知换了多少届,当年
那些教育自己的老师和校长都已经离开尘世,早已作古。但沈从
文认为,只要是母校的校长和老师,同样还是我的校长和老师。
因此当前来迎接沈从文的现任校长张子湘来到他的面前时,沈
从文不顾八十高龄的年纪,竟然向这位五十来岁的现任校长张
子湘行九十度的鞠躬礼。那种毕恭毕敬十分虔诚的样子,弄得张
校长措手不及。张校长不好意思地说道:“沈老,你是我的老前
辈,你向我敬礼,我又怎么担当得起啊!”
    沈先生十诚恳地说:“你虽然是我的晚辈,但你是我母校的
校长,老师为尊,校长为长,当然应该行礼。”沈老这一番诚恳地
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老师每个人的心,大家对沈老这种谦恭
礼让的品德,都感动地热泪盈眶。
    向小学生讲述幼年故事
    在文昌阁小学校,让沈从文最高兴的事是他和小学生们交
朋友。当孩子们知道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曾经在这里读过书,现’
在又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沈从文时,大家蜂涌而上,一个个喜笑颜
开地和沈从文热情地交谈着,一点也没有陌生感。沈从文就像一
个返老还童的孩子,眼含热泪亲切地和孩子们一一握手。看着眼
前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沈从文热泪盈眶,激动万分,好久好久
说不出一句话来。
    “孩子们,你们太幸福了!”
    “沈爷爷好,沈爷爷是我们最好最好的老同学。”
    “是呀,是呀,我是你们的老同学,老校友……”
    沈老哽咽了,一时说不出话来。六十多年前的往事又展现在
自己的眼前,一个陶气顽劣的孩子,背着书包不喜欢读书,喜欢
逃学玩耍,以至于……沈从文不愿再想下去了,停了停,温和地
对孩子们说道:“我小时候没有你们懂事,最怕进学堂读书,因
此,经常逃学,给老师增添了好多麻烦。你们不要向我学习,要听
老师和校长的教导,努力多学一些知识,将来长大了,好报效祖
国,为母校增光。”
    “我们一定记住沈爷爷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
家乡人民的好孩子。”
    沈从文的眼睛湿润了,按奈不住心头的激动,情不自禁地
说道:“好!好!你们是母校的乖孩子,你们是我沈从文最可信赖
的朋友。”
    短暂的接见,孩子们都沉浸在无限欢乐的海洋里。在夫人
张兆和的催促下,沈从文才依依不舍地挥挥手,告别了孩子们,
又回到参观的队伍里。
    在楠木树下
    在沈从文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那株斑剥苍老,浑身累
累伤痕的楠木树。沈从文一行人,在听完张子湘校长的汇报之
后,提议要到他当年上课的教室去看看。在张校长的带领之下,
一行人离开了办公室,向沈从文上课的旧教室走去。
    沈从文童年上课的旧教室座落在南华山麓,一座矮矮的普
通平房,十分矮小陈旧,和窗明几净现代化建筑的教室相比较,
显得太陈旧古老了。沈老还未走到教室边,就一眼认出这间房
子,十分激动地说道:“就是这间,就是这间”。
    说完急走几步来到了教室边上,用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那满
是痕迹的墙体,那脱落的门窗,显出一副疲惫不堪老太龙钟的
模样,象似在对沈从文叙说着当年不平凡的往事。看了好久好
久,沈从文脸上微微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心中有说不出的痛
楚。沈老慢慢地转过身来,忽然看见那株苍老但依旧昂首挺拔
的楠木树时,眼睛一亮,心情一下激动起来,立即象孩子似地,
走到楠木树下,双手把它抱得紧紧的。
    沈从文和这株楠木树有着一段不解的情缘。小时候的沈从
文玩性很重,在学校读书时,他不顾老师和同学的劝阻,经常爬
到这棵楠木树上掏鸟窝,以至有一次失手,从树上跌了下来,差
点要了自己的小命。为此事,班主任老师狠狠批评了他一顿,为
惩罚他的过错,罚跪在楠木树下,认认真真地忏悔,这次羞辱的
过错,至今还深深地刻印在他的心中。
    “你们晓得吗?在这棵楠木树下我曾经被老师罚过跪,现在
想起来,觉得自己太幼稚可笑了。” 
    沈从文边说边做着往日的动作,那副滑稽调皮的样子,简
直是一个老顽童,惹得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
    亲吻石拱桥
    文昌阁小学原是文昌帝君的庙宇所在,风景十分秀丽,环
境十分优美。在去文昌帝君的大殿上,首先要经过荷花池,荷花
池上面,架起了一座小石拱桥,桥上面还竖起了一个木亭子,那
飞檐翘角和迎风敲响的风铃,就象美丽的童谣唱了一年又一
年。荷花池里长得有很多荷花,每年一至夏天,荷花池里荷花盛
开,红的红,白的白,景色十分动人。每当此时候,沈从文最爱爬
到风雨亭的栏杆上看荷花。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原本十分调皮
的沈从文却对荷花情有独钟,这大概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那
种高洁气质感染了他吧!今天,沈从文又回到了母校,当他来到
小石拱桥上时,池塘里的荷花早不复存在,那玲珑透剔的风雨
桥也不见了。沈从文站在小石拱桥上,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
失落感。良久良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小石桥的栏杆上深
深地吻了一下,才慢慢地走下桥去。 
    一瓢饮
    被誉为凤凰古城第一泉的兰泉,正如它的芳名一样甜美动
  人,据传,兰泉水质纯结,甜美清凉,喝下去有一股深沉的兰香
  味,故而得名兰泉。在文昌阁读书时的沈从文特别喜欢喝兰泉
水,因为,他上课的教室背后就是兰泉井水,只要一下课,他总爱
跑到兰泉边,来一个跪拜磕头式,翘起小屁股,用头伸进兰泉井
里,咕叽咕叽地喝它一个饱,喝完,双手往脸上一抹,做一个鬼
脸,一抬屁股就跑回教室去了。有一天,沈从文口渴得厉害,但老
师还没有宣布下课,急不可待的沈从文趁老师不注意,一个猛跳
从窗户窜了出去,走到兰泉井里喝了个饱。回到教室时,老师早
已下课,等待他的当然又是一顿教训。在参观完母校所有的教室
和办公楼后,沈从文赞不绝口,为自己的母校取得如此辉煌的成
就而感到十分高兴,但沈从文魂牵梦绕的还是那有名的兰泉井
水。在他的提议下,大家跟随他一起来到了兰泉的井水边上。忽
然,从井里吹来一阵凉风,沈从文感到十分舒服凉爽,赞不绝口
地说道:“古城第一泉,果然是天下少有”。随行人员立即从井水中舀了满满一瓢泉水递到沈老的手
上,沈从文慌忙接过泉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一个饱。喝完后,用
手在嘴巴上抹了抹,动作涌稽而又可爱。沈从文情绪高涨,谈笑
风生,并建议大家每人都要喝一瓢兰泉水,取名就叫“一瓢饮"。
事后,著名书法家黄苗子,由学校找来一块红砂岩石头,要沈老
把今天的趣事写在石头上,黄苗子亲自撰刻,一块玲珑透剔的小
石碑就出来了。至今,还镶嵌在兰泉的井壁上。可惜,斯人已去,
但字迹犹存,沈从文老人给母校留下了一段尘世佳话。
    泛舟沱江
    发源于高高腊尔山上的母亲河沱江既是古城的命脉,也是
古城的骄傲,对沈从文来说,沱江是再熟悉不过了。沈老有水的
灵性,同时,也有水的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里,都是以水取材,
以水为借鉴。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就借水的哄托,写出了边城
秀丽的风光,脍炙人口。沈从文喜欢水,他以水的纯洁和水的灵
气来比喻自己的性格,以水的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来刻意着自
己的品德。童年时,沈从文经常逃学,背着家人和老师私自跑到
水门口去洗澡。水门口是通往城乡的重要码头,每天都有从乡
下来的船夫,他们把般停放在水门口,到城里把东西卖掉,又换
回所需要的日用品,然后乘着木船赶回家去。沈从文到水门口
洗澡时,小小年纪十分关心乡下人的生活,他经常爬到木船上
和船夫们交谈,因此和船夫们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今天,天气格外的好,暖溶溶的阳光洒在清悠悠的江面上,
微微地河风吹在身上舒服惬意极了。。沈从文和夫人张兆和并排
坐在船上,他指指点点,对夫人张兆和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过
去,回忆着那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布满皱纹的脸上,流露着无
限喜悦的色彩。张兆和看见老伴如此动隋,也由衷地为他高兴。
    下午起了风,黑云慢慢地从四面八方聚合拢来,眼看快要
下雨了,沈从文才与夫人张兆和一行十几人离开了江面,兴致
勃勃地赶回家去了,愉快的结束了沱江不平凡的泛舟生活。
    重吻吊脚楼
    古城的美,美在平坦风流的石板路;古城的美,美在悠悠的
沱水母亲河;古城的美,美在风情万种的吊脚楼。吊脚楼是古城
一个最显著的特色,也是古城一种内涵深厚的民俗文化。沈从
文、黄永玉这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和画家,都是在吊脚楼民俗文
化的感染薰陶下,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吸收了丰富的文学艺术
知识,并在社会的长河里,不断地实践探索,最后终于走上了文
学艺术的道路,登上了文学艺术的殿堂,成了一代声名远播的
作家和画家。
    特殊的文化内涵吊脚楼,唯有沈从文独钟,在他梦幻般的
童年,对尘世里许许多多变异莫测的人和事捉莫不透,只感到
莫终一事。但对一些极富文化色彩魅力而又独特稀有的古建筑
十分崇尚,并倾注了情爱。二十世纪初,在凤凰这个古老的地
方,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到处充满了无知和愚昧。沈从文生活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当然受到了这些古老文化的薰陶,终究成
了古文化的拥有者和最虔诚的崇拜者。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又是一个阳光艳丽的晴天,沈
从文携夫人张兆和漫游了沱江,观赏了她秀丽的景色,使这位
当年天生丽质安徽籍的大家闺秀也不得不为之动容。今天,她
又陪丈夫观览了风情万种的吊脚楼,的确使她心旌神摇。沈从
文嘀嘀不休地向她进述着吊脚楼的昨天和今天,进述着吊脚楼
下,多少奇异的传说故事。夫妻二人是那样的神情专注,是那样
的神彩飞扬,仿佛他们又回到了青年时代相恋的情景,回到了
天真无邪的童年。在吊脚楼下,沈从文和夫人张兆和给古城留
下了多少传奇佳话。
    观虹桥
    古老深沉的虹桥,它是古城悠远历史的见证,是古城深刻
隽咏一首长长的抒情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虹桥和古城一
起诞生,一起成长而又一起沉沦,虹桥不仅是坚强美丽的化身,
同时也是纯洁忠诚的象征。千百年来,风雨霜雪,岁月流逝,她
守望着古城,守望着这方热土,历史没有给她褒奖,尘世给她失
望与惆怅,但古城人民的心却永远和她紧紧地联在一起。古城
人民不能没有了虹桥,虹桥更不能失去了古城人民,古虹桥是
一部书,记载着古城兴衰荣辱的历史,古虹桥是一首歌,唱出了
古城人民的喜怒和哀乐。
    幼年的沈从文,和古虹桥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如果一天
中见不到古虹桥,他的心里就是空落落的,总是坐立不安,可以
说,古虹桥是他童稚心里的偶像,得确也是如此,他就是从这座
古老的虹桥走出去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天,沈从文回来
了,他多么想早早见到日思夜想的伙伴。这天,沈从文和夫人张
兆和,早早地就来到了古虹桥,他在桥上来回地走了几趟,还不
时地摸摸这摸摸那,不由地脸上流露出一种失落感。是啊,眼前
的情景不得不使沈从文感到失望,这哪里是当年的古虹桥,没
有了古色古香的房屋,没有了流霞泻彩的亭台楼阁,没有了雕
龙画凤的木栏杆,没有了悠扬清脆的叫卖声,没有了……沈从
文不敢再想下去了。聪明机灵的张兆和,看见沈从文今天的脸
仁。不好,知道他心里不愉快,忙提议说:“我们还是到别处去看
看吧”。在表侄黄永玉的带领下,一行数十人离开了古虹桥向别
处走去。
    兴致勃勃的沈从文观赏了古虹桥,却败兴而去,历史沧桑,
缈缈红尘,变异莫测,多少兴亡事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看傩堂戏
    傩堂戏是古城一个最古老的剧种,它音调深沉,舒缓流畅,
唱腔优美动听,是沈从文最喜爱的地方土戏。小时候,凡是祭祖
打教的宗族宗教活动,都要上演傩堂戏。傩堂戏的演出有几种
方式,主人家敬神还愿的堂屋中演出的傩堂戏叫低台戏;在富
有人家唱伴酒戏叫作坐戏;在戏台上唱的叫高台戏,民国初年,
古城最盛行唱的就是傩堂戏,傩堂剧团有十多个,在不到半平
方公里的古城就有演唱傩堂戏的古戏台二十多个。最著名的戏
台有城皇庙、陈家祠堂戏台、杨家祠堂戏台、田家祠堂戏中、天
王庙戏台等。这些戏台都是宗族人等自筹资金修建起来的。如
果那族人祭祖或还愿,就要请傩戏班子前去演出。只要一家演
出,其他多家也就跟着演,相互攀比,互不相让,显示出各自宗
教的势力。在中营街背后的城皇庙,有常年傩堂班子演出。因
此,沈从文经常到城皇庙去看戏,几乎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件大事,因此,傩堂戏和沈从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八二
年五月二十六日晚上,在沈从文的要求下,请来了沱江镇的业
余傩堂戏班子,专门为沈从文演出了一场傩堂戏。
    那天夜晚,在朝阳宫(陈家祠堂)演出。听说是专门为沈从
文演的,因此来看演出的人特别多。这天晚上天气很好,夜空中
繁星点点,一阵阵夜风吹来,使人感到有点寒意。沈从文携夫人
张兆和,还有随行人员黄永玉、黄苗子、美国著名人士金介甫先
生十多人,早早就在坪坝里坐好了。今天晚上演出的《姜郎休
妻》是沈从文最爱看的一曲戏。演出开始了,傩堂戏节奏欢快的
锣鼓打得扣人心弦,演员娓娓动听的唱腔,使沈从文听得如痴如
醉。当唱到姜仕林与庞氏女在绿林相会时,庞氏女如泣如诉的唱
腔,感动得沈从文先生暗暗流下泪来。老人的心是如此温慈和宽
容,这一声声动人肺腑的唱腔,把沈从文又带回到那童稚的年
代。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中,演出结束了,沈从文无比激动,走上
台去一一和演员们握手致谢。在这个不平凡的夜晚,不知沈老又
有多少回忆和思考啊!
    请傩堂戏老艺人来家作客
    沈从文对戏剧情有独钟,特别是对家乡的土戏——傩堂戏
更是有一种独特的嗜好。他看戏的时候都与众人不同,凭借他年
纪小,身体弱小轻巧,总爱爬到戏台上去看戏,这样不仅能看清
各种角色的面目,同时还能看到演员全身的身段表演,甚至男的
穿什么鞋,女的穿什么鞋都看得清清楚楚。另外,对傩堂戏的唱
腔轻轻的哼唱,其中最喜欢的傩堂腔是《安安调》、《庞氏调》、
《姜郎调》、《姜女调》等。他都能随口哼唱。一九八二年,沈从文
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故乡,专门请傩堂戏艺人为他演出了傩堂
正戏三女戏,即《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他特别喜欢
的是《庞氏女》。《庞氏女》主要是一个温柔贤慧的媳妇庞三春,
她对公婆十分孝顺,对自已的丈夫也十分温柔体贴。但她的婆婆
不喜欢这样的媳妇,听信谗言,逼着儿子硬要将庞氏休掉。姜士
林不问青红皂白,屈于母亲的淫威,硬是将自己贤慧的妻子休掉
了。宠氏被休出姜家以后,无处安身,只好到姑母的灵庵安身,过
着以泪洗面的生活。每当演出《庞氏女》,沈从文看到庞氏被丈
夫休掉后被恶婆婆赶出家门时,就不免掉下了伤心的眼泪。饰演
庞氏女的傩戏演员刘一珍,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有情,沈从
文最喜欢看她的戏。沈从文经常对朋友说:“看傩堂戏是一种很
好的艺术享受,看刘一珍的演出又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这次回家乡,看了刘一珍饰演的庞氏女心里十分感动,也许
是思乡心切或者还有其他缘故,他对刘一珍却格外的关怀。趁着
晚上休息时间,通过文化局特地把刘一珍、韩元生、周盛斌等一
批老艺人请到表侄黄永玉的家里和他们足膝谈心。谈话的内容
十分丰富,从傩堂戏的起源到发展,从他们的生活起居到傩堂戏
的排练与演出,都谈得十分详细。沈老和这些傩堂老艺人谈得十
分投机,就象一家人摆家常一样的随随和和。刘一珍和韩元生几
位老艺人,看到沈从文老人亲切近人,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
一个个无拘无束,什么话都对沈老讲,并清唱了几段最拿手的傩
堂戏调子给沈老听,沈从文老人更加激动和高兴。直到十一点半
钟,大家怕影响沈老的睡眠休息时间,才告辞回家。这一夜给沈
老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回忆。
    重游杜母园
    杜母园建于一九一一年,云贵提督田兴恕的第五位夫人杜
氏是一个大家闺秀。她端庄贤淑,知书达礼,长得十分美丽漂亮,
最得到田兴恕的宠爱。一八七六年,杜氏夫人为田兴恕生了一个
儿子,这就是后来赴日留学与同盟会人员黄兴最好的朋友田应
诏。田应诏生得一表人才,学问渊博,胆识过人,在讨袁复国的战
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民兴后被委任为湘西镇守使,中将军衔,
成为民国政府的一代风云人物。田应诏_岁时其父田兴恕因害
病,中年天逝,全靠其母杜氏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成人。因此,
田应诏对其母有着深厚的感情。杜氏夫人病故后,为了报答对
其母的养育之恩,在听涛山麓建立了一陵园,名叫杜母园,以表
示他对其母无限孝顺的功德,诏示后人。
    杜母园位于杜田村凉水洞井的右侧,前临沱水,后靠南华
山麓,风景十分优美秀丽,被誉为古城凤凰的世外桃源。童年最
喜欢玩耍和好游的沈从文,最喜欢到杜母园走玩,对杜母园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几次回到凤凰总忘不了要到杜母园走一走。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这天风和日丽,和暖的春风一阵阵
扑面而来,使人感到十分舒畅惬意。八十高龄的沈从文在其表
侄黄永玉以及凤凰县旅游局长田时烈的陪同下,携夫人张兆和
重游了杜母园。当他步人园后,当年那些亭台楼阁早已不复存
在,只留下空空荡荡的一座空园,人事物非,岁月流逝,给老人
留下了许多回忆和感慨。面对那一座残破不堪的岩崖题壁,老
人默默无言地注视良久,心底涌起了一阵阵地痛楚。但山河依
旧,景物适然,历史的错位总抹不去她秀丽的纯净的容颜。面对
眼前的现实,沈老实在过于伤感了,夫人张兆和与表侄黄永玉
怕他触景生情,过于伤痛忧郁,只好催促他早早离开此地,沈老
很不情愿地离开了杜母园。因为杜母园是他人生的希望,在这
里留下了他许多童年的故事和梦幻。
     在水门口码头
    东门外的水门口码头,在解放前是古城专门停靠木船的集
中地。每天上午八九点钟时,从溪口、官庄、龙潭等地村民乘来
的木船都要到这里靠岸停泊。御丁把从乡下运来的农副产品挑
进城里出售,换回油盐布匹及生活日用品后,下午日头偏西的
时候,载着装满货物的木船,一批又一批地乘回家去。因此,这
地方也成了古城最热闹最繁华的一个小码头。童年的沈从文最
喜欢到这里玩耍。每当炎夏之季,他经常背着书包去小学,但走
到半路上,就把书包藏在土地堂的背后,一阵小跑就到了水门口
码头,立即脱掉衣服,往河里嘣咚一跳,就象一只小鸭子,在水里
游来游去。身体疲倦了,就爬上停靠在码头的岸边木船上,用木
浆划水玩。虽看他小小年纪,最喜欢和那些船夫交朋友,和他们
拉家常,船夫们都喜欢和他摆古,因此,沈从文和船夫们成了忘
年之交。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四日,风和日丽,阳光洒满大地,清悠
悠的沱水从古城的北面缓缓流过,微微有河风从河面上轻轻地
吹过,好象在抚摸着温柔恬淡的河水。沈从文和夫人张兆和一行
人等,来到了水门口码头,用手指着河里的水草诙谐的说道:
“我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记得我初次下水时,扑嗵一声跳到
河里,那晓得一下子就沉到水底去了,要不是一个青年船夫把我
捞上来,恐怕早已到阎王爷那儿报道去了,真是好险啊!”沈老
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之中,苍老的脸上十分凝重深沉,内心里流露
出对童年深深的回忆。
    这时,前面飘来了三只鸬鹚船,这是事先约好的,张兆和挽
着沈老的臂膀慢慢地上了船,黄永玉和其他人员也同时上了木
船,再一次荡游了沱江,观赏了沱江两岸的山光水色,把浓浓的
乡情,抛洒在沱江的深潭里。
    过北门跳岩
    古城最有特色除掉那一排排吊脚楼外,就是那原始古朴的
跳岩了。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回乡的沈从文和夫人张兆和
及表侄黄永玉一行十多人,来到了阔别数十年的北门城楼,游览
了风雨苍桑的古城门,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最后,沈老提议,从
跳岩上走过去,到沙湾去看看。北门跳岩,这个古老而原始的过
河工具,凝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饱尝了人世问的:陇伤与痛楚。
它的存在与延流,给古城的历史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今天,
沈从文又来到了北门跳岩,要再次走一走,去追忆童年失去的
欢乐。对于张兆和来说,这位大家闺秀出身的老太婆,从来没有
走过这样风险奇秀的跳岩,好在沈老是个行家理手,他一手拖
着张兆和,一手提着张兆和的挎包,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去。边
走,边谈笑风声,这给张兆和鼓舞很大。夫妻俩在大家的欢呼赞
许声中,顺利地走过了北门跳岩,给古城留下了夫妻携手过跳
岩的佳话。
    与家乡青年文学作者交朋友
    沈从文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仅是一位言行一致,情操高尚的
老人,在关心后一代文学青年方面也是一位严父慈母。凡是和他
交往的青年文学作者,无不在他的关怀下得到他的悉心指教。在
湖南七八十年代的作家群里,很多有才华的青年作者都曾经与
他交往过,得到他的悉心指教。著名的乡土作家孙健忠、古华、蔡
测海、彭健明等,都得到沈老的关怀和指教。特别是青年学者凌
宇和他交往十分频繁和亲密,并得到了他无微不致的关照,致使
沈老逝世三年后,凌宇凭着对沈老深情的回忆与尊敬,写出了脍
炙人口的名著《沈从文传》,获得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凤
凰原文化馆的文学专干苗族作者韩棕树,他十分酷爱文学,多次
写信给沈老,求他指教占拨。沈老十分谦虚,从不摆出大作家的
资格,而是以一个老乡加文友,二人往来密切。韩棕树每次给沈
老写信,沈老不管再忙,总是要细心地给他回信,十分坦诚地谈
自己当年创作的体会,并诚恳地教导他要作文就先要做人,拳拳
之心,倾注了沈老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之J隋。在沈老悉心指教和关
怀下,韩棕树同志终于成长起来了,他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儿
子,成长为一个名报记者和作家。韩棕树同志谈到他的成长史
时,言语之间总流露出对沈从文老人无限留念和崇敬之情。

凤凰古城旅游接待中心
独立成团咨询专线:400-8830-999
散客拼团咨询专线:微信:13207445888
自助游线咨询专线:微信:18974493319
自驾车游咨询专线:微信:18974413622
商务会议咨询专线:微信:18974413522
报名流程
1——选择来张家界的交通方式
2——选择更好更合适您的旅游线路
3——联系我社进行详细咨询
4——按照您的要求进行行程确认
5——导游在出站口接站启程
凤凰旅游线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