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凤凰古城旅游网>>民俗民风

凤凰县概况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www.i7fh.com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凤凰县概况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与贵州省接界。面积为1758.5
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以苗族占多数,杂居汉族、土家族
等12个民族的山区县。汉时,凤凰县属武陵郡辰阳县地;唐垂拱
三年(公元687年)设谓阳县:宋嘉泰三年(1203年)设五寨
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五寨长官司;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改为凤凰厅;清嘉庆元年(1796年)改为直隶厅,民
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为凤凰县。
    凤凰县辖5个区、9个镇(其中1个区级镇、8个镇)、22个
乡。历史上的凤凰县曾几度成为湘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
心。沅湘文化和巴蜀文化的渗透与融合,构建了古城丰厚的文化
底蕴,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
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率领
全县各族人民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实行“兴工强农,科教兴县”
的治县之道,探索出一条“发展经济、治理贫困”的成功之路。在
经济发展战略上,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把发展旅游产业放在主导
地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
30%上升到l992年的62.14%,工业的迅猛发展,使财政收入不
断增加。l990年以来,县财政收入已连续三年突破了亿元大关。
农业通过调整结构,建立了为工业提供原料的烟叶、畜牧、林果、
药茶等产品生产基础。使农村产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人
平纯收入l992年比l980年增长了7.3倍。l980年至2000年,
全县经济发展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十六的速度递增。农业工业化
的雏型已基本形成。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全县建立健全了科技组织,加大了
对科技的投入,制定了搞活、放宽科技人员的政策。领导和科技
人员二道参与科技服务,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国务委员、国家科
委主任宋健同志曾挥毫题词对我县的科技事业给予了高度地评
价。
    人才培养教育。1985年以来,实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做到了
人民教育人民办。每年投入教育经费上千万,全县农村做到了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普及和教育的同时,努力发展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从而使劳动者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经济发
展和民族进步。
    交通邮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自1956年第一条公
路——吉凤公路建成后,至今县境内有公路近l600公里,做到
乡乡村村通公路。并且,枝柳铁路通过县境东南部两个乡,在木
江坪镇设立了火车站。邮电通讯则一改过去手摇电话机的历
史,l992年引进了较为先进的通讯09设备。至今已安装l5000
多户,直拔电话1500多户。
    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建
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座最美的小城,第一
是湖南风凰,第二是福建长汀……”县城沱江镇,傍山依水,青
山环抱,景色奇秀,素有“人杰地灵”之称。曾诞生一批著名历
史人物:如清朝爱国将领郑国鸿、田兴恕;民国初年的内阁总理
熊希龄为拯救中华,一生从事慈善教育事业;从边城走向世界
的一代乡土文学先师沈从文,美术大师黄永玉……他们都在这
偏僻古老的山城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少年。
    一九九八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县委一班
人大胆改革,开拓进取,开展以“旅游带动为战略"为中心的第
二次创业。
    充分利用凤凰蕴藏的旅游资源,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维
修和恢复南方长城景段。在古城区,恢复了5条步行街,维修了从
东门至北门的古城墙,维修了杨家祠堂等景点,使古城面貌一新,
旅游事业的发展迅猛异常。2000年,仅旅游事来一项收人达到了
3000余万元。进入21世纪后,凤凰的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2001年上半年,收入就超过6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倍。
    凤凰历史文化名城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奇异的秀丽山
水,采掘不尽的旅游资源,描绘出一个迷力无穷的旅游前景,在
21世纪的发展旅游文苑的殿堂里,将会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历 史 沿 革
    凤凰县又名镇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湘西自治洲的最南
端,西与贵州黔东南铜仁地区接界,南与新晃县接壤,北与吉首、
花垣毗邻,东与沪溪县为邻,东南与麻阳县接界。面积为1758平
方公里,全县辖九个镇22个乡,总人口为37万余人,苗族、土家
族占全县总人口中的60%以上。据《湖南省志·地理志》记载:
凤凰县秦为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的西南方向。汉为武陵郡
(郡治溆浦县)。隋为沅陵郡地。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置渭
阳县,治所在今黄丝桥故地。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渭阳县废去,
凤凰处于无政权的蛮夷之地。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夺取了周氏天
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宋王朝。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
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分全国为二十一路(相当郡治
所),路下设府、州、县,并置招谕县(县治所在今新晃一带)。隶
属于沅州管辖。凤凰全境拼人招谕县,属招谕县领地。宋神宗熙
宁七年(公元l074年),拆除了招谕县,设立麻阳县,县址在今
麻阳锦河镇。凤凰隶属于麻阳县管辖。南宋末年,战乱不堪,南
宋小朝庭无力顾及边远蛮夷民族,各地酋长拥兵自居,脱离了
麻阳县的管辖。南宋成淳七年(公元l271年),元世祖忽必烈
统一了中国,按照蒙古族酋长部落的建治方法,在少数民族地
区,实行土人治土的办法,建立了五寨司。明洪武元年(1368
年)建立了五寨长官司,其土地面积是现在县城领地的五倍。清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l700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在
削藩的基础上,将沱江宣慰使的驻地改为镇竿镇,升递为省下
属的二级机构政权,并将驻在沅州(今辰溪县地)的总兵官衙
署,移驻到镇竿镇,称为镇竿总兵衙署。康熙四十三年(公元
1703)年,裁去了沿袭近四百年的土司制度,并将辰沅靖道佥事
移驻镇竿镇,添设通判吏目一员,专管日常的政治军事。雍正四
年(公元l726年),雍正皇帝知晓通判吏拥兵自重,难以管辖可
能叛服,故又裁去吏目,改设凤凰营五寨司巡司,但还是无法控
制此地,边地危机日益加剧。嘉庆元年(公元l796年)嘉庆皇
帝吸取了乾嘉苗民起义的痛苦教训,下决心加强对边地苗疆的
统治,将镇竿散厅改为直隶厅,直接由中央控制,改通判为同
知,巡司为经历,增设知事。从而提高了镇竿镇的地位,扩大了
权力范筹。由于直隶厅的建立,镇竿镇成了湘西苗疆强硬和重
要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从而奠定了历史文化名
城的基础。从公元一七九六年镇竿镇直隶厅建立以后,到公元
一九一三年废除厅城止,直隶厅共延续了ll7年的历史。这一
百多年的历史不仅是凤凰古城历史文化名城形成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凤凰崛起与繁荣一个最辉煌的时代。清宣统三年(公
元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推翻了统治中华近三百年的清朝
封建王朝,实行了民主共和的新兴制度。民国二年(公元l913
年)废除厅城,改镇竿镇为凤凰县,治所沿用至今。
    从秦朝的建立直至现在,凤凰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一九
八六年全县文物普查所获资料;竿子坪乡牯牛坪村发现了西汉
村落遗址。沱江镇的飞凤山有隋唐宋元的墓葬群,木江坪镇、溪
口乡等地有宋代的墓葬群。可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凤凰此地
就有了人群的居住。岁月流逝,时代的更替,这块神奇的土地,
淘汰了多少英雄人物,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历史长河,激浪滔
滔,标炳青史,再创辉煌。
    自然地理环境
    凤凰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属武陵山南西部边缘地带,地
理位置为东经l09 18'一l09 48 ',北纬270 44'——
28 19'。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
西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铜仁县毗邻,东与泸
溪县交界,南与麻阳县接壤,北与吉首花垣县相连,是一个典型
的山地丘陵地带。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全县总面积
1758平方公里。
    凤凰县由于受云贵高原山系的影响,地形地貌极其复杂,
山势走向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西北高东南低状态。整个地形
构建多为低山丘陵,溪沟纵横,河叉交错,密如蛛网。山地丘陵,
一般海拔在300-500米。全县最高山峰为腊尔山,海拔1117
米。最低河谷为水打田乡双江口河谷,海拔170米,经县地质部
门堪测测定,绝大多数距今5一6亿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奥
陶岩溶地貌,相对地床比较稳固坚实,极少地震地裂灾害。凤凰
县地形地貌一个最大特点,属于岩溶地貌,地下多溶洞和阴河,
地表多见溶峰、溶坑、溶谷、石林、石牙、石蘑菇以及岩溶小盆地
和洼地。境内山脉多沿北东方向延伸,主要山峰有凤凰山、腊尔
山、八公山、九台山、八斗山、天星山、南华山等,均属武陵山系。
主要河流有沱江、万溶江、白泥江、龙圹河、乌巢河等。这些河流
都发源于西部高山,向东奔流,最后汇人沅江,注入洞庭湖,是
沅江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
    风凰县地理位置为东经l09。18'——l09。48',北纬
27。44'——28。19',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由于
季风环流的山地地形的相互影响,全县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
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较长。根据气象部门的长期观察
和测定,年平均气温在12.6℃—16.7℃,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为
24.4℃一27.2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75℃—4.3℃。全年无
霜期为240--288天,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平均普遍气温升
高,故无霜期260天到310天。年降雨量为1308.1—1423.2毫
米,年蒸发量为1052.9毫米,每年平均相对温度81%。年日照
时数为1132.8—1491.1小时,年平均风速每秒为1.3米。夏天酷
热,冬天严寒,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十分优美,阳光明媚,皓月朗
星,空气无尘垢感染,是个旅游观光及文化休闲尊理想的地方。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与构建
    凤凰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文字史料记载,远在五六
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群居住活动。一九八六年全县进行文物
普查时,在新场乡马六坡及其他一些地方,发现了很多石器生活
用具。这些石器切削工具是远在五六千年新石器时代。这说明五
六千年前我县一些地方就有了人类居住。在竿子坪乡牯牛坪村
和桐油坪村等地,发现了几处西汉村落遗址,发掘了大量的红色
陶片、青铜器、铜釜、铜盘、铜铣等,还有西汉用的五铢钱,这足以
说明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我县一些地方有了成建制的村寨
村落,人群的活动地域遍及凤凰东部和东北部广大地区。在这些
地区,由于人群的生活生产劳动,创造了晚期的原始文化。晚期
原始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红陶烧制和青铜器铸造文化,它代
表了我国早期一个较为长时期的文化特色。从西汉早期到隋唐
早期,在这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凤凰广大地区确处于无政
权建制无官府管辖的蛮荒世界。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在
凤凰黄丝桥地方建立了渭阳县,从此,在荒芜旷野的五竿大地!
才有了第一个政权建制。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以及其他原因,
渭阳县虽然建立,但根本没有真正使它发挥过县级政权所应有
的作用,只是挂名而已。因此,渭阳县随着唐武政权的跨台而消
失。唐五代十国时期,在此地曾经建立招谕县(县址在凤凰境内
现无法考证)。直到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l074年),折除了招
谕县,并入麻阳县,隶属于麻阳县管辖。宋咸淳七年(公元l271
年),宋亡元朝建立,根据元代统治者的性质和特点,在边远广
大少数民族的居住区,废除了县治政权,建立了酋长的土司文化
得到了发展与繁荣,为今后长时期的五寨长官司文化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元灭明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至使被摒弃压抑的汉文化又
得到了复兴和发展。从明代到清代中期,由于边地少数民族地区
与朝庭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的加深,凤凰一带及湘黔边境广大
地区。才引起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
1700年),在这里建立了镇竿镇总兵署衙,凤凰成为散厅。清嘉
庆元年(公元l796年),凤凰建立了直隶厅。凤凰直隶厅辖三
府一州即沅州府、辰州府、永顺府、靖州,23个县,面积5万5千
余平方公里,是当时湖南省的三分之一。凤凰直隶厅的建立,为
凤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先决条件;在这个
时期,外来先进文化和各种流派文化的涌入与融合,构建了古
城的多元文化。
    我们不可否认,多色彩,多流派、多渠道涌入的多元文化与
当地文化的融人与结合,从而形成了凤凰古城多色素、多层面
的文化特色,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有了这个坚实的基
础,在今后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各种文化不断地补充,不断地融
入,不断地整合,同时也不断地张扬与流变,这就是历史文化名
城深刻的文化内涵。
    巫傩文化——历史文化名城的主流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含义来说,它是一种多元素、多成份、
多层次的文化综合体,但其主流还是原始的崇神文化和宗教泛
溢的祭祀文化。凤凰古为楚地,楚文化的主要特色和含溶是楚
巫文化为主体。这些文化的特质在三闾大夫屈原的《楚辞》、
《离骚》等著作里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从宋元以来,在广阔的
楚地南疆,土司政权的建立与长期存在,巫傩文化在这广大的
地区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发展。土司政权正是利用了这种崇神信
仰为楚巫文化蛊或愚弄人民,因此,才得以长期存在和巩固。凤
凰直隶厅建立以后,为巫傩文化的延流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
空间,拓展繁衍的土壤。为了政权的巩固和需要,大量的外来人
士涌入凤凰。特别是社会构建大批各种文化流派人物,包括从政
从商的、社会上的民间艺人、戏剧曲艺界名流、宗教传徒、说唱杂
耍艺人,真是三教九流,各门各派涌入古城,到这里传播他们的
文化思想,开拓和创建他们生存的天地。特别是楚巫文化显得更
加突出。在当时这块红土地上,酬神还愿,蛊巫盛行、宗教祭祀、
跳神扛仙,众多的巫傩文化事项几乎占领了所有文化阵地。据史
料记载:巫傩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及形象——土司及巫姬巫婆
巫女,处处皆存,处处皆有,处处皆兴,人数多达数百到上千余
人。仅古城外的小小地方就有各种巫傩巫教团体100多个,从教
人员l300多人。他(她)们成了古城巫傩文化传播和延流的主
体。
    宗教文——巫傩文化的嬗变
    巫傩文化最具体最形象的主体就是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原始巫傩文化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原始社会人们崇尚恐神娱
神一系列的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衍变,巫傩文化成了统治阶
级奴化愚弄人们的工具,成了缚束人们的精神枷锁。进入封建社
会以后,巫傩文化发展成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特权以及谋略施政
的主要文化内涵。为了使这种文化更具威力和束缚力,封建统治
者把这种文化逐步实现了形象化和具体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
为其巩固政权和奴役人民的需要,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建立了
许多神堂庙宇,用形象实体的神堂宙宇全面系统地融人巫傩文
化——这就是宗教祭祀文化的产生。宗教文化因然是古巫文化
繁衍与嬗变,但它比起意念中和虚拟的巫傩文化来说,就更生动
形象更具体化了。也可以说,宗教神堂庙宇文化就是巫傩文化实
体展示和体现。
    从明来清初直到凤凰直隶厅的建立,古城巫傩文化从抽象
到具体,从虚拟到实用,从表面的发展与流布到综合的利用与
展示,形成了一条起源、兴起、发展、嬗变的轨迹。清嘉庆年间,
清仁宗皇帝,为了加强苗疆边防的统治,把文武全才的傅鼐从
广东调入镇竿,任镇竿镇凤凰县直隶厅的同知。傅鼐到任以后,
他进行了一番调哲,了解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情况。掌
握了大量的资料,写出了《安边论》上奏朝庭。主张对于少数民
族地区应该调整一下政策,不能一味地征剿镇压,应采取剿抚
兼优的政策,实行“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这样获得民
心,以利边防安定。为了实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政策,傅
鼐积极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在苛
捐杂税上实行少征或减征,鼓励边民积极从事农耕生产,以使
其生活得到安定口另一方面积极上请朝庭出资,修建了许多神
堂庙宇,建立宗教网络系统,从心理上征服边地苗民,实现“攻
城为下,攻心为上”战略,达到了暂时的稳定和安宁。神堂庙宇
的广泛修建,在原有不到半平方公里的古城,建有神堂庙宁60
多座。一时间,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罩着古城,为古城披上一层
神秘莫测的面纱。
    神堂庙宇的建立。实际上就是把浓厚的宗教文化在意观和
理念上实现具体化和形象化。无形中增加了宗教文化的畏惧感
和震慑力。宗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流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构
建与整合,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素,沉蕴了历史文化的层面。因
此说,宗教文化八抽象虚拟的意念层面,到神堂庙宇的具体的
形象展示,可以清晰地捉摸出巫傩文化嬗变的脉络。更确切地
来说;宗教文化也就是具体地巫傩文化,其文化色彩和因素,巫
傩文化是主流。巫傩文化不断地融入与整合,宗教文化广泛地
传播与流市,从而奠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从直隶厅
城的初建到厅城的废除,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历史文化名城
不断地得到深化,不断地得到凝固,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演变,以
她完美的形象和多姿多彩的魅力,展现在当今世人的面前,为古
城旅游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民俗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民俗文化,同样带有浓厚的巫傩文化的
色彩。这些鲜明的特点可以从苗族的各种节日活动和心灵崇尚
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苗族祭祖节“四月八”,它所开展的各种民
俗活动和表演,无不打上巫傩文化深深的烙印。“椎牛”、“爬刀
梯”、“踩犁口”、“摸油锅”等活动,实际上就是原始古老的巫
傩文化事项的再现。这些以祭祀形式出现的活动,实际上就是苗
巫司进行酬神还愿活动的全面展示,因此,它的每项活动文化内
涵,都是巫傩文化的核心。它要所表达的意愿和理念,是在娱神
的基础上,达到娱人的目的,实现其意愿攫取和精神的寄托。
    土家族的“哭嫁歌”、“丧堂歌”以及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的“打凌”、“跳溜落”,同样是巫傩文化事项的展现。还有在民
间广为流传的“追魂”、“打炉”以及“赎吓”、“打洞”,都是土
老司一种独特而小型的傩事展演活动。这些名目繁多而形式独
特的民俗事项活动,其文化内涵都带有浓厚的巫傩文化的色彩。
确切地说是发展了巫傩文化。巫傩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以祭
祀的方式来充分展示它的深沉的文化内涵,表现它特有的文化
效应和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苗族和土家旗都缺少自
己的文字记载,对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缺乏深刻地了解,神道崇尚
和社对观念占据了整个思想领域。巫傩文化的渗透和侵入,深化
了精神气质和思想构架。因此,各种民俗活动的展演,无不带有
浓厚的巫傩文化的色彩。苗族和土家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各种
民族风情类种多姿多彩,长久地繁衍不衰,其主要原因是民俗
文化成为苗族和土家族精神支柱和崇尚意念的主宰,是他们精
神文化生活的依托和追求,是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这就
是民俗文化长久不断发展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的时候,民俗文
化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是巫傩文
化繁衍派生出来的古傩通俗文化,就更具有艺术的魅力。巫傩
原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文化
内涵,使古城更具色彩,更具魅力,这种局面深厚的县域文化,
是发展旅游事业采掘不尽的宝贵资源。
     民  族  简  介
  凤凰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全县37万总人口,少数民族人
口占70%以上。主要少数民族有苗族、土家族、回族、瑶族、壮
族、满族、黎族、藏族、侗族、仡佬族以及水族等。其中苗族人占
全县总人口的54%,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以上。回族仅占
全县总人口的0.5%。建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政
策,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成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主人。在党的民
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共同建设
自己美好的家园。现将其中主要几个少数民族简介如下。
    苗族 全县苗族总人口22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
主要分布在山江、腊尔山、禾库、三拱桥、落潮井、廖家桥、阿拉
营等l8个乡镇。苗族历史悠久,族史族源源远流长。他们最早
生活在黄河流域,从事农耕文化。由于异族的统治和征伐,为了
生存,他们被迫从黄河流域往南大迁徙,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来
到了称为“五溪蛮地”的僻乡穷壤,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发这块
不毛的土地,繁衍生息,延续了自己的种族。苗族人民勤劳勇
敢,纯朴善良。苗族因历史原因,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的
语言广博深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十分丰厚,他们的衣食
住行,生产劳动,礼仪交往,婚丧嫁嫁娶的习俗至今保全完整。
这是研究苗族历史及其生活的活资料。苗族人民聪明能干,多
才多艺,他们丰富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给历史文化
名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采。
  土家族土家族是我县第二个少数民族的大族,总人口约
7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凤凰的东部木江坪、桥溪口及西南部的
新场、茨岩、茶田、黄合一带。我县的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以凛
家田和凛家杨二姓为主体。土家族的历史悠久,族系族源源远
流长。由于战乱频繁,迁陟不定,迁入我县的土家族基本被汉
化,不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他们还始终保持了独特的风
俗习惯,主要表现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土家族的哭嫁歌、丧堂
歌、山歌以及醯神还愿是极其典型的巫傩文化,也就是楚文化
的雏型,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土家族的民间工艺丰富多彩。腊
染、扎染、印花布、玻璃吹画以及民间编织和纸扎工艺都是很有
特色的。土家族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源流的
活化石。也是我县广博多彩的民族民间工艺的瑰宝。
  回族在我县仅有3200余人,主要分布在茶田、廖家桥等
乡镇。据历史记载:铁木真忽必烈征服统一中国时,挟北方的少
数民族从军涉南征战。战争结束后,少数民族出身的士兵就解
甲归田,与当地土著民族联姻繁衍后代,回族就是其中之一。由
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脱离本民族远离本帮故土到边远苗疆
落户扎根的回族,既没有了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字,仅
仅保留了一部分自己民族的生活习俗。最明显的是姓氏特征,其
余基本上与当地汉族同化。
    其他民族凤凰是个多民族的县份,除苗族、土家族、回族
几个少数民族以外,还有瑶族、壮族、侗族、白族、布衣族、黎族等
13个数民放。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是从外地迁陟进来的,有的随
军团进人的,有的是解放以后分配到这里工作的。这些少数民族
人数很少,多则上百人,数十人,少则几人,但他们生活在这块红
土地上。大家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流
传着许多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

凤凰古城旅游接待中心
独立成团咨询专线:400-8830-999
散客拼团咨询专线:微信:13207445888
自助游线咨询专线:微信:18974493319
自驾车游咨询专线:微信:18974413622
商务会议咨询专线:微信:18974413522
报名流程
1——选择来张家界的交通方式
2——选择更好更合适您的旅游线路
3——联系我社进行详细咨询
4——按照您的要求进行行程确认
5——导游在出站口接站启程
凤凰旅游线路
分享到: